一種不用臺詞而以動作和表情表達劇情的戲劇。它要求演員進行內心的創作,並使這種創作通過形體得到表現。形體動作是默劇舞臺上的語言,它所具有的準確性和節奏性能表現出詩的意蘊。它通過形體動作使具體的形態變得抽象,使抽象的意念變得具體。

  默劇最早起源於古代人的生活活動,諸如狩獵、戰爭、舞蹈,後在古埃及、古印度蛻變成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傳入西方。西元前3世紀,羅馬正式上演默劇。在英國,有一種戲劇活動產生於耶誕節的娛樂之中,這種以戲謔為主主的戲劇活動在巴黎變成一種醜角的無聲表演。這些表演一般是在大型戲劇演出前進行,以進述一個古典神話為內容。到18世紀,醜角的無聲表演又以講述仙女神話和兒童故事為主。在19世紀它又成為醜角表演加雜時事評論的諷刺劇,充滿滑稽、戲謔色彩。此後,許多雜耍戲班將此種形式借鑒過去,用其串連節目、調節氣氛。隨著歷史的前進,啞劇發展成一種既可以生動表現各種人物,也可以深刻說明人生哲理的藝術。

  現代啞劇主要產生於19世紀法國啞劇表演大師德佈洛(1796~1846)。他創作瞭一個獨特的人物形象比埃羅,並圍繞它編創瞭一系列啞劇作品,使啞劇成為一種以富有表現力的動作傳達無法言語的、表現感覺的獨角戲,用木偶式的人物所具有的喜怒哀樂去感染觀眾,引起人們的共鳴。

  當代啞劇有獨角戲,也有集體啞劇,大都有完整的情節。演員演出時都勾畫上色彩誇張的白色臉譜,據說這是古羅馬啞劇演出時面具的遺風。除表演形體動作之外,音樂及效果的應用逐漸在啞劇中推廣。現代以表演啞劇著名的藝術傢有卓別林(英)、M.馬爾索(法)、莫爾肖(奧地利)等。

  中國戲曲中含有大量無聲表演片斷,作為獨立的啞劇則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初,首創者是中國青年藝術劇院演員王景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