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在匈牙利民間藝術的基礎上、以宗教神秘劇和奇跡劇為最初形式逐漸演變和發展。16~17世紀,匈牙利人民反抗土耳其統治的鬥爭,成為這一時期匈牙利文學發展的動力。作傢波得涅米薩(1533~1584)編譯的《厄勒克特拉》(索福克勒斯原著)是匈牙利第一部劇作。

  18世紀以後,法國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促進瞭匈牙利文學藝術的發展。匈牙利戲劇文學奠基人拜塞涅伊(1747~1811)的擬古悲劇《阿吉什》(1772)是匈牙利啟蒙文學的的開端,他的著名喜劇《哲學傢》(1777)是匈牙利第一個演出團體首次上演的第一部匈牙利劇本。

  1790年,凱萊曼(1760~1814)創辦瞭匈牙利第一座職業劇院。劇院的活動促進瞭戲劇的發展,活躍瞭戲劇生活。早期的現實主義作傢、詩人和劇作傢喬科諾伊(1773~1805)的著作集中體現瞭啟蒙時期文學的重要成就,他為劇院翻譯和改編瞭許多外國劇本,他的《泰姆派菲伊》(1793),描寫一個青年詩人坎坷的遭遇,具有民主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是匈牙利第一部社會諷刺劇。

  1792年在德蘭斯瓦尼亞區,建立瞭第二座匈牙利劇院,即科羅日瓦爾兄弟劇院。它的領導人、導演兼演員是才華卓著的苛奇(1763~1842)。

  匈牙利啟蒙時期的優秀劇作傢考托納(1791~1830)的代表作《邦克總督》是匈牙利第一部成功的悲劇。此劇在作者逝世後的1833年首演,一直是匈牙利民族劇院的保留劇目。

  19世紀上半葉,浪漫主義在匈牙利戲劇中占有特殊地位。劇作傢反對古典主義的束縛,傑出的詩人、劇作傢和戲劇評論傢弗勒斯馬爾蒂(1800~1855)被稱為浪漫主義劇作的領袖。他的哲理詩劇《鐘哥與金黛》(1831)表達瞭他對幸福的向往和對黑暗勢力的抨擊。西格裡蓋蒂的社會劇《牧馬人》(1846)和匈牙利著名詩人裴多菲(1823~1849)的歷史劇《老虎和鬣狗》(1848)在匈牙利浪漫主義劇作中都占有一定地位。

  1831年匈牙利科學院成立瞭戲劇委員會。1837年在佩斯建立瞭馬紮爾劇院,從1840年起改稱為民族劇院。這是匈牙利最大的劇院,它聚集瞭匈牙利著名的導演和演員,如民族劇院的創始人之一埃格萊西兄弟、德裡夫人等。曾任民族劇院院長的西格裡蓋蒂為劇院創作瞭近百部劇本,其中《棄兒》(1868)、《罷工》(1872)等劇作被稱為“人民的戲劇”。

  1848年3月15日,民主革命失敗後,許多作品以曲折隱晦的象征手法揭露和批判社會弊端。馬達奇(1823~1864)的著名詩劇《人的悲劇》取材於聖經,描寫亞當和夏娃探索人生的意義和目的,表現信心和疑慮、樂觀與悲觀的抗爭。該劇100多年來一直是匈牙利舞臺上的保留劇目,並被譯成多種語言。

  19世紀末,匈牙利文藝界在政治上分為擁護官方的保守派作傢和反對官方的進步文藝團體兩派,後者關心社會改革,要求維護個人權利,主張發展民族文藝。批判現實主義劇作傢契基(1842~1891)的諷刺喜劇《寄生蟲》(1880)、喜劇《貧困》(1881)和《氣泡》(1887)等揭露瞭資產階級的墮落和腐朽,在喜劇藝術技巧上取得瞭可喜的成就。

  這時期影響巨大的佈達佩斯民族劇院有3位傑出的戲劇傢:劇作傢契基、導演巴烏拉伊、演員雅莎伊。他們為現實主義的演劇藝術奠定瞭基礎。20世紀初至1945年,民族劇院由於追求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上演劇目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下降,但在導演海沃西(1873~1939)領導的一段時間裡,演出水平較高,並有所創新。以他為首的進步知識分子組織瞭“塔利亞”戲劇實驗所,對演劇藝術進行瞭實驗和革新。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匈牙利戲劇文學繼承瞭批判現實主義戲劇的傳統,出現瞭一批優秀的喜劇作品。

  佈洛迪(1863~1924)是匈牙利批判現實主義戲劇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社會心理劇《奶娘》(1902)和《女教師》(1908)歌頌瞭勞動婦女的美德,批判瞭當時的社會現實;《醫生》(1911)和《情婦》(1917)等,也具有較高的思想藝術水平,被譯成多種文字,在許多國傢上演。莫爾納爾(1878~1952)是這時期匈牙利戲劇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劇作構思巧妙,富有戲劇性,受到國內外觀眾的好評。代表作《劇院》(1921)由《元帥》、《紫羅蘭》和《李爾王序幕》3個獨幕劇組成,構思巧妙,演出轟動一時。他的諷刺喜劇《天鵝》(1920)、《奧林匹亞》(1928)、《和諧》(1923)和《一、二、三》(1929)等,揭露瞭貴族、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和金錢萬能的社會現象。達爾瓦什(1912~1973)1941年創作的《深淵》一劇,深刻反映瞭匈牙利的農村生活。

  1945年匈牙利解放,戲劇開始瞭新的階段。50年代初,曼迪的《普通英雄》(1949,中譯本名《平日的英雄》)、薩博的《夏日驟雨》(1950)、烏爾本的《戰鬥的洗禮》(1952)、沙爾卡迪的心理劇《九月》(1955)等,都塑造瞭工農兵和知識分子的形象。50年代末,喜劇創作發展迅速,費赫爾的《我們不是天使》(1958)、奇茲馬列克的《廢品的報復》等,都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60年代後實行文藝開放政策,劇作題材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戰爭題材的劇本有多波茲的《春天來瞭》(1968)、胡巴伊的《愛情的三個夜晚》(1960)、沃爾克尼的悲喜劇《多特一傢》(1967)等;道德題材的劇本有伊列什的《異已者》(1964)、涅曼特的《大傢庭》(1963);寫歷史人物的名劇《伽利略》(1953);神話題材的劇本有久爾苛的《我的愛,厄勒克特拉》(1967)等。喜劇、諷刺喜劇以及現代派劇作在舞臺上占有一定比重,如沃爾克尼的《貓戲》(1969)、加爾法什的諷刺喜劇《拉姆別金上校的高升》(1958)等。

《貓戲》劇照

  匈牙利劇院很多,60年代末期,僅佈達佩斯就有20多傢劇院,其中著名的有佈達佩斯民族劇院、馬達奇劇院、匈牙利喜劇院、塔利亞劇院、人民軍劇院等。之後又出現瞭一批實驗劇團和小型劇團,它們遍及全國各地,多在小劇場演出。

  當代匈牙利著名導演和演員有毛約爾、亞當、拜賽涅伊、戛波爾、佩奇、梅薩羅什、辛可維奇、魯克卡伊、圖雷琪克等。

  

參考書目

 Bayer j.,Amagyar dramairoda lom törtenete,Bp.,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