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與志

  日本話劇導演。1898年4月16日生於東京,1959年6月4日因肺炎逝世。原名土方久敬,為明治時期的宮內大臣土方久元的孫子。畢業於東京大學國文科。土方與志自幼酷愛戲劇,13歲組織兒童劇團“南湖座”,18歲組織“朋友座””劇團。21歲時在自傢的府邸內創建瞭“土方與志模型舞臺研究所”,對舞臺照明藝術進行研究。翌年在銀座資生堂舉行模型舞臺展覽會。後拜師小山內薰。1922年留學柏林大學,1923年土方與志回國,1924年與小山內薰、青山杉等創建築地小劇場。其後5年中築地小劇場演出瞭100多部外國近代戲劇作品,並培養瞭很多話劇人才,如千田是也、山本安英、瀧澤修、杉村春子等人。

  1928年築地小劇場分裂,土方與志組建瞭新築地劇團。該團加入無產者劇團同盟,堅持進步戲劇方向,屢遭當局威脅和鎮壓。1933年5月,土方與志率全傢逃往法國。路經莫斯科時在蘇聯首屆作傢代表大會上作瞭關於日本戲劇運動狀況的發言。消息傳到日本後,宮內省剝奪土方傢的伯爵身份。土方與志留在莫斯科革命劇院導演部工作瞭一段時期後轉移到法國。1941年回到日本,在橫濱登陸時即遭逮捕,1945年被釋出獄,立即展開瞭戲劇活動,為重建日本話劇事業作出瞭貢獻。1956年7月組建舞藝座劇團。歷任流動戲劇聯合會會長、舞臺藝術學院副院長等職。1959年逝世後被授予“日本文化和平獎”。

  土方與志一生中導演瞭250餘部國內外戲劇作品。在築地小劇場時期為該團建團公演導演瞭表現主義戲劇《海戰》。他認為表現主義戲劇反映瞭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社會性主題和反戰、反軍國主義思想。除瞭日本劇作傢的作品外,外國著名劇作傢R.羅蘭、L.皮蘭德婁、J.A.斯特林堡、W.莎士比亞、А.П.契訶夫、М.高爾基、E.奧尼爾等人的名作都曾被他搬上舞臺。

  土方與志譯著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論戰》、回憶錄《那須夜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