И.С.屠格涅夫

  俄國小說傢,劇作傢。1818年11月9日生於奧廖爾省一個貴族傢庭,1836年畢業於彼得堡大學哲學系,1838~1841年在柏林大學進修哲學和歷史。19世紀4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活動,主要文學作品有《獵人筆記》、《《羅亭》、《貴族之傢》、《前夜》、《父與子》等。1883年9月3日,因患脊椎癌病逝於巴黎。

  屠格涅夫早期(1843~1852)寫過許多劇本,有三類主題:①寫貴族的沒落,有《落魄》、《貴族長的早餐》等劇本;②寫小人物及其遭遇,有《食客》、《單身漢》、《外省女人》等;③寫兩代人、兩種社會心理的典型人物的沖突,有《物從細處斷》、《村居一月》等。

  1848年屠格涅夫應М.С.史遷普金的請求寫瞭《食客》。劇中主人公庫索夫金是個破落貴族,貧窮屈辱的生活使他形成復雜而矛盾的性格。劇本揭露瞭貴族莊園的腐朽,因而被書報檢查機關禁止出版和上演。1861年進行農奴制改革後才得以首演。

  屠格涅夫主要的劇本《村居一月》寫於1850年。描寫民主主義平民知識分子別裡亞葉夫和自由主義貴族地主依斯拉葉夫、他的妻子娜達麗亞、他的朋友拉琪汀等人之間的沖突。別裡亞葉夫的形象,是屠格涅夫描寫民主主義平民知識分子代表人物的初次嘗試。

  屠格涅夫的劇本沒有曲折的情節,劇中事件是在日常生活的背景下自然展開的。他不去明確劇中人物之間的關系,而是讓讀者和觀眾從中體會劇中人物內心的思想、感情。屠格涅夫劇本的特點,是以劇中人物的心理狀態作為真正的內在的契機,形成劇情發展的矛盾沖突。屠格涅夫認為他的劇本的主要意義是解決“相當復雜的心理問題”。在心理劇的發展上,屠格涅夫的劇本具有重要的意義。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瞭《屠格涅夫戲劇集》,收入屠格涅夫的《村居一月》等主要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