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С.普希金

  俄國詩人、小說傢及劇作傢,俄羅斯現實主義戲劇的創始者。1799年6月6日生於莫斯科一貴族地主傢庭,少年時在彼得堡皇村中學讀書。因寫作《自由頌》和《致恰達耶夫》等詩,被沙皇當局流放,後又到他父母的領地米哈伊洛夫斯克克村禁居,1826年得到赦免。婚後遷居彼得堡。1837年2月8日因與一法國軍官決鬥受傷,於10日死去。普希金一生中寫瞭800多首抒情詩、敘事詩,尤以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1823~1831)最為有名。他還寫有長篇歷史小說《上尉的女兒》(1836)等。普希金在俄羅斯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別林斯基曾指出:“隻有從普希金起,才開始有瞭俄羅斯文學,因為在他的詩歌裡跳動著俄羅斯生活的脈搏。”

  普希金在流放中曾寫悲劇《瓦季姆》,但僅留片斷。當他被囚禁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時,寫成俄國第一部現實主義的歷史悲劇《鮑裡斯·戈都諾夫》(1824~1825)。劇本描寫沙皇戈都諾夫暗害皇太子季米特裡篡奪皇位後,受到良心的譴責,在全國各地發生天災和饑荒、偽皇太子季米特裡得到波蘭人的支持入侵俄國時,戈都諾夫在人民群眾的不滿之下服毒自殺的故事。普希金在寫這部歷史悲劇時曾說:“我模仿莎士比亞的自由而寬廣的性格描寫和塑造典型的隨意和樸實,在事件的明快發展上,我仿效卡拉姆津,並且竭力從編年史中揣摩當時的思想方式和語言”。普希金在寫作過程中一反當時在俄國舞臺上占統治地位的古典主義清規戒律,如三一律、悲劇要分五幕等,展開瞭一場戲劇革新。他的這個悲劇不分幕,而由23場組成;發生的地點從園內到園外,從皇宮到廣場;時間延續7年之久;人物達80人之多。他對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俄國各社會階層的生活和政治鬥爭作瞭深刻的描繪,揭露瞭皇權統治,表現瞭人民在歷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劇本完成後,被沙皇當局禁止出版,直到1831年方得以出版,1870年才在彼得堡的亞歷山德林娜劇院上演。

《莫紮特和薩利裡》劇照素描

  1830年9月,普希金到波爾金諾村接受他父親的領地,由於瘟疫流行,他羈留3個月,專心寫作,成為他創作上豐收的“波爾金諾的秋天”,除寫成別爾金小說集外,還寫成《吝嗇的騎士》、《莫紮特和薩利裡》、《石客》、《瘟疫流行時的宴會》4部小型劇本。它們表現人的個性受吝嗇、忌妒、愛情等情欲支配,最後被情欲毀滅的悲劇。普希金在晚年還寫過兩個劇本:《美人魚》(1829~1832)和《騎士時代的幾個場景》(1835),但均未完成。

  普希金還是一位戲劇評論傢,寫過不少戲劇評論文章。普希金的戲劇作品,多年來始終是俄國和蘇聯劇壇上演的劇目。他的不少作品被改編成歌劇、芭蕾舞劇。收入7部戲劇作品的《普希金戲劇集》中譯本於198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