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鏡框式舞臺上,通過人們的想像位於舞臺臺口的一道實際上並不存在的“牆”。它是由對舞臺“三向度”空間實體聯想而產生,並與箱式佈景的“三面牆”相聯繫而言的。它的作用是試圖將演員與觀眾隔開,使演員忘記觀眾的存在,而隻在想像中承認“第四堵牆”的存在。

  第四堵牆的概念,是適應戲劇表現普通人的生活、真實地表現生活環境的要求產生的。文藝復興時期,有人提出如果在舞臺上表現室內環境、房間缺少第四堵牆就顯得不真實的說法。18世紀啟蒙運動代表表人物D.狄德羅也涉及瞭第四堵墻的概念。他在《論戲劇藝術》中提到:假想在舞臺的邊緣有一道墻把你和池座的觀眾隔離開。19世紀下半葉,隨著“三面墻”佈景形式的日趨定型,位於臺口的這道實際不存在的“墻”變成箱式佈景房間第四堵墻的剖面,因而有瞭“第四堵墻”之稱。最早使用“第四堵墻”這個術語的是法國戲劇傢讓·柔璉。1887年他提出,演員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傢裡那樣,不去理會觀眾的反應,任他鼓掌也好,反感也好。舞臺前沿應是一道第四堵墻,它對觀眾是透明的,對演員來說是不透明的。

  É.左拉認為藝術是對生活的真實的復制,這對第四堵墻概念的出現有著直接的關系。但它的發展和傳播則與19世紀下半葉批判現實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演出實踐分不開。在19世紀民主主義美學思想影響下形成的戲劇理論認為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要求戲劇在舞臺上逼真地反映生活,並逐漸形成瞭要在舞臺上創造現實生活幻覺的戲劇觀念。第四堵墻正是這種戲劇觀念在演出實踐中的一種具體體現。H.易卜生、А.П.契訶夫、М.高爾基、蕭伯納等人的戲劇創作對促成舞臺上第四堵墻概念的發展產生瞭重要的影響。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表演、導演理論中使用的“第四堵墻”所反映的正是這樣的觀劇觀念。在演出實踐中,為瞭幫助演員造成這樣強烈的生活真實的幻覺,有時在佈景中沿臺口大幕線佈置一些能喚起第四堵墻幻覺的道具,如背向放置桌椅、花瓶架之類,並利用這些道具支點,安排一些演員背朝觀眾的舞臺調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