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牧人田園生活情趣的文學體裁。詩人往往借這種體裁將鄉村生活的純樸恬靜與城市或宮廷生活的腐化墮落相對照。這種體裁發源於古代希臘,忒奧克裏托斯(西元前3世紀)是最早的牧歌作者。羅馬詩人維吉爾在西元前37年發表他寫的牧歌,用純樸的詩句描寫理想化的田園阿卡迪亞的純樸生活,其中的風景、人物都遠離現實生活,其實是借牧歌的形式吟詠羅馬帝國的光榮。維吉爾的牧歌不及希臘的牧歌質樸,但對後代文人創作的牧歌卻影響深遠。文藝復興時代,牧歌成為受人喜愛的體裁,不僅有古典式的牧歌,,而且出現利用牧歌主題的田園小說和田園戲劇,著名者如意大利作傢桑納紮羅的《阿卡迪亞》、西班牙作傢蒙特馬約爾的《狄安娜》、莎士比亞喜劇《皆大歡喜》等等。彌爾頓的《利西達斯》則是牧歌體的悼亡詩,並在詩中討論哲學和宗教問題。他的《科瑪斯》則以牧歌的形式寫出青年男女相互戲謔的鬧劇。浪漫主義詩歌中許多牧歌體的作品也往往借這種形式表現詩人對自然與社會的態度,歌德的長詩《赫爾曼與竇綠苔》便是著名的例子。田園詩情調在近代音樂中也成瞭一種重要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