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中世紀英雄史詩“武功歌”的代表作品。中世紀在民間口頭流傳的“武功歌”很多,行吟詩人彈奏著簡單的樂器,在熱鬧的集市上賣唱,有時也到封建郡主的邸宅中去賣唱。到11世紀末葉,這類歌謠才逐漸用文字記錄下來。

  《羅蘭之歌》流傳著許多抄本,其中以牛津大學收藏的抄本最為完善。全詩長4,002行,分291節,是用當時民間語言羅曼語寫成。詩的結構大致可分為3個部分:第1部分寫加奈隆投敵叛賣,是序幕;第2部分寫騎士羅蘭率領的兩萬騎兵遇上上敵人伏擊,全軍覆沒,是全詩的高潮;第3部分寫對叛徒加奈隆的懲罰,是尾聲。這首史詩以描寫查理大帝的勝利開始。查理大帝率大軍在西班牙轉戰7年,無往而不勝。隻有信奉伊斯蘭教的馬席勒國王尚未被征服,他面臨查理大帝的大軍壓境,一面遣使求和,一面陰謀襲擊敵軍。查理大帝召集眾將商議,他的外甥羅蘭騎士主戰。另一騎士加奈隆受瞭敵人的賄賂,主張議和。羅蘭建議派加奈隆去敵營探聽虛實。這是一個有生命危險的使命。加奈隆懷恨羅蘭,陰謀報復。到瞭敵營,加奈隆叛變。他與敵人合謀,設重兵在山谷中伏擊羅蘭率領的兩萬騎兵。羅蘭倉卒應戰,終於全軍覆沒,自已也戰死沙場。查理大帝聞訊回兵支援羅蘭,已無法挽回敗局。查理大帝回到法國,嚴懲叛徒加奈隆,處以四馬分屍的極刑。

  《羅蘭之歌》具有很大的傳說成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瞭人民的觀點和願望。查理大帝是貫穿全詩的中心人物。歷史上查理大帝當政年代在768至814年之間。他經過瞭長期的征戰,建立瞭龐大的帝國。在後世人民的心目中,這是封建王國統一和強盛時期,人民可以得到生息繁榮的機會。因此詩歌中的查理大帝是人民理想的君主形象。羅蘭忠君愛國,為瞭保衛疆土與人民的生命財產,不惜戰鬥到流盡最後一滴血,他是理想的封建騎士的形象。整首《羅蘭之歌》反映瞭人民對上升中的封建集權勢力的期待,要求法蘭西王國既無外侮,又無內亂,建成一個使人民能安居樂業的封建等級制的君主專制國傢。

  與中世紀的一般文學作品一樣,《羅蘭之歌》也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這是由於當時教會是文化的唯一掌握者,人民的文化修養離不開教會的影響,一切武功歌(包括《羅蘭之歌》在內)的最早手抄本也是修道院中的僧侶完成的,他們在傳抄的過程中不斷地給作品加上宗教色彩,並認為這樣加工是他們的神聖職責。

  

參考書目

 Joseph Bédier,La Chanson de Roland,Piazza,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