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魯吉亞詩人。約生於12世紀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曾任格魯吉亞女王塔瑪拉(1184~1213在位)的司庫。其著名史詩《虎皮武士》(又名《豹皮武士》)約寫於12世紀80年代至13世紀最初10年之間,代表格魯吉亞古典文學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著名史詩之一。魯斯塔維裏繼承格魯吉亞民間口頭創作的優秀傳統,汲取古代書寫文學的豐富營養,創造瞭十六行詩體。他的詩對後來格魯吉亞文學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他被認為是格魯吉亞新文學語言的奠基者。

>  《虎皮武士》描述阿拉伯王的武士阿夫坦季爾熱戀國王的獨生女季娜京公主。國王和公主命阿夫坦季爾去尋找一位神奇英勇的武士。阿夫坦季爾歷盡艱辛,終於找到瞭虎皮武士塔裡埃爾。他們又遇見另一個武士普裡東,三人結拜為兄弟。三武士率兵赴卡傑特城堡救出塔裡埃爾的情人、印度王的女兒涅斯坦—達列江。塔裡埃爾同涅斯坦結為夫妻,作瞭印度王,後偕同阿夫坦季爾謁見阿拉伯王,並促成阿夫坦季爾與季娜京的美滿婚姻。阿夫坦季爾也作瞭阿拉伯王。普裡東則回到故鄉,成為穆爾加贊紮王。詩中塑造的英雄形象是12世紀格魯吉亞先進人物的代表,格魯吉亞人民爭取正義和幸福的化身。作者熱烈歌頌真誠的友誼和忠貞的愛情,揭示出人物的豐富的精神世界,表現瞭詩人的宗教、哲學觀點和社會、政治思想:主張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希望君主為政賢明,學識淵博。史詩飽含愛國主義激情,三勇士之間的結義擴展成民族之間的友誼和團結。史詩贊美視死如歸、嫉惡如仇、團結互助的高尚情操,譴責諂媚虛偽、卑鄙怯懦、背信棄義、爾虞我詐的惡劣品性。史詩也反映出尊重婦女、男女平等、反對強迫婚姻的進步思想。

《虎皮武士》插圖

  這部史詩以獨特的十六行詩體寫成,優美流暢,比喻生動,語言精練,深受格魯吉亞人民的喜愛。直到19世紀時,格魯吉亞姑娘的嫁妝中還必有一部《虎皮武士》。在巾帶和陶瓷等用品上也常有此詩的詩句。《虎皮武士》曾譯成蘇聯各民族和多種外國文字。

  魯斯塔維裡是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反對禁欲主義和宿命論,主張個性解放,他的個性解放思想早於早期文藝復興的人道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