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哈謝克

  捷克作傢。生於佈拉格一個窮苦教員傢庭,童年生活淒苦。13歲時父親去世,他同母親和弟妹靠施捨和乞討過活。在中學上學時,曾參加反對統治者的遊行示威,因而屢遭拘留和逮捕。高中畢業後,遍遊全國各地,廣泛地瞭解社會生活。19003至1904年間,他同無政府主義者有過接觸,受到他們的影響。但在1905年捷克工人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參加瞭捷克進步作傢的行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應征入伍,被奧匈帝國當局編入捷克兵團開赴俄國作戰。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時,在俄國參加瞭革命。1918年2月,加入蘇聯紅軍,擔任宣傳鼓動工作,不久加入佈爾什維克黨。1920年返回捷克,住在佈拉格。1923年1月3日死於利普尼采城。他於20世紀初開始文學創作。早期發表的短篇,大多反映下層勞動者的悲慘境遇,抨擊封建統治者。後來他寫過不少小品文和政論。短篇小說《女仆安娜的紀念日》、《得救》、《巴拉頓湖畔》等,抨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他的短篇小說結構嚴謹,情節生動,語言樸實、簡練,富於幽默感。他的創作中的最大成就是長篇小說《好兵帥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遭遇》(1920~1923,一譯《好兵帥克》)。帥克的形象在他的創作中早已出現過。1911年5月,他寫過5則以帥克為主要人物的短篇,但隻是一般的反戰故事,缺乏深刻的社會內容。長篇小說《好兵帥克》卻是一部傑出的政治諷刺作品,作者以他在奧匈帝國軍隊中服役時所獲得的素材寫成。小說通過主人公帥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經歷,寫奧匈帝國統治者的兇惡專橫及其軍隊的黑暗腐敗,成功地塑造瞭一個與人民血肉相連的普通捷克士兵的形象。《好兵帥克》在國內外影響很大,已被譯成30多種文字。

《好兵帥克》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