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俄羅斯作傢。生於彼得堡一個鐵路員工傢庭。中學畢業後參加紅軍,1920年加入共產黨,從事過黨的工作和報刊雜誌等工作。1924至1927年在蘇聯駐土耳其商務代辦處工作,後擔任蘇聯作傢協會理事和常務理事。在土耳其的生活經歷使他寫出一些表現異國情調的作品,如《亞洲故事》(1929)、《伊斯坦佈爾和土耳其》(1930)、《沙漠》(1931)等。1932年發表描寫巴黎公社的長篇小說《街壘》。長篇小說《在東方》(1936)描寫蘇聯遠東地區的生產和國防建設。電影劇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38,與愛森斯坦合作)、《宣誓》(1945)、《攻克柏林》(1949)和長篇小說《幸福》(1947)均獲斯大林獎金。《幸福》描寫衛國戰爭末期殘廢軍人伏羅巴耶夫上校在克裡米亞帶領群眾重建集體農莊中所獲得的幸福。此外,還寫有電影劇本《雅科夫·斯維爾德洛夫》(1940)、《作曲傢格林卡》(1952),中篇小說《草原上的太陽》(1949)和國外旅行隨筆多種,以及未完成的長篇小說《和平的勞動者》等。1950至1951年曾任最高蘇維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