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e埃斯普龍塞達

  西班牙詩人。出身於紳士和世襲軍人傢庭。在聖馬特奧學院受教育時,開始文學創作。學生時期,因參加反政府的秘密社團遭到監禁,後流亡裡斯本、倫敦和巴黎。在此期間,大量閱讀英、法、德等國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對他後來的的創作有很大影響。1833年回國,從事新聞和政治活動。因為他的激進思想不為自由派政府見容,又數次流亡。晚年任國會議員、駐海牙使團秘書等職,並創辦《思想報》。

  埃斯普龍塞達的思想和著作具有19世紀初浪漫主義運動的特點。主要作品有長篇史詩《佩拉約》,在監禁時開始創作,至死尚未完成。《薩拉曼卡的學生》(1837),塑造瞭一個對現實不滿的堂胡安式的人物。1841年所作的《惡魔世界》也是一首未完成的長詩,詩中對當時的社會進行瞭抨擊,對社會前途表示瞭絕望的情緒。

埃斯普龍塞達筆下的海盜

  他的著名《詩集》(1840)中所收的《五首歌》,描寫海盜、乞丐、劊子手、哥薩克士兵和死刑囚犯,反映作者對當時社會的憎恨。《歌頌五月二日》、《祖國頌》和十四行詩《歡呼托裡霍斯之死》,均為歌頌祖國、渴望自由、痛斥暴君的感情強烈的抒情詩。此外還著有歷史小說《桑喬·薩爾達尼亞》,劇本《佈蘭卡·德·卡斯蒂裡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