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作傢。出生於小貴族傢庭。1901年開始文學創作。早期思想比較激進,當時寫的短篇小說《帕沙·屠曼諾夫》、《暴動》、《偷馬賊》、《笑》等帶有自由主義色彩,有時也包含對社會的一些抗議。俄國第一次革命運動高漲年代發表的作品《血跡》、《在白雪上》、《人浪》等,反映瞭革命鬥爭的某些方面,但對暴力行動作瞭自然主義的描寫。短篇小說《蘭德之死》表達瞭隻有強者才有生存權利的思想。革命失敗後陷入頹唐,成為當時頹廢文學的著名代表之一。長篇小說《薩寧》(1907)宣揚非道德論,,鼓吹縱欲,否定任何社會任務和社會理想。主人公薩寧是極端個人主義者,其生活目的首先是“滿足個人的自然欲望”。小說曾轟動一時,但受到瞭馬克思主義批評傢沃羅夫斯基的激烈批評。他主編的文叢《生活》,被高爾基稱為“骯臟的書”。1908至1912年間發表《幾百萬》、《工人綏惠略夫》、《極限》等小說,對革命者作歪曲和醜化的描寫。他還著有《嫉妒》、《戰爭》等劇本。他對十月革命持敵視態度,1923年流亡波蘭,與人合辦白衛報紙《爭取自由》。死於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