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史學傢。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陽湖(今江蘇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任鎮安、廣州知府,官至貴西兵備道。乾隆三十八年辭官傢居,曾一度主講揚州安定書院。

  趙翼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合稱“乾隆三大傢”。他論詩也重“性靈”,主創新,與袁枚接近。他反對明代前、後七子的復古傾向,也不滿王士禛、沈德潛的“神韻說”與“格調說”。他說:“力欲爭上遊,性靈乃其要。”(《閒居讀書作六首》之五)“李杜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所著《甌北詩話》,系統地評論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蘇軾、陸遊、元好問、高啟、吳偉業、查慎行等十傢詩,他重視詩傢的創新,立論比較全面、允當。

  趙翼存詩4800多首,以五言古詩最有特色。如《古詩十九首》、《閑居讀書六首》、《雜題八首》、《偶得十一首》、《後園居詩》等,或嘲諷理學,或隱寓對社會的批評,或闡述一些生活哲理,頗有新穎思想。七古如《將至朗州作》、《憂旱》、《五人墓》,七律如《過文信國祠同舫庵作》、《黃天蕩懷古》、《赤壁》等,都有特色,並在造句、對仗方面見出功力。另外,造語淺近流暢,也是一大優點。其詩的缺點,是有時議論過多,過於散文化,形象性較差。

  趙翼的文學著作有詩集53卷及《甌北詩話》。史學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記》、《陔餘叢考》、《簷曝雜記》、《皇朝武功紀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