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書畫傢,詩人。即宋徽宗,神宗趙頊第十一子。元符三年(1100)即皇帝位。在位期間重用蔡京、童貫和朱勔等人,朝政極其腐朽、黑暗。尊奉道教,迷信道士。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圍攻汴京,他禪位給長子趙桓(欽宗),被尊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他和欽宗一起被俘入金,封為昏德公。紹興五年囚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

趙佶墨跡

  趙佶在音樂、繪畫、書法和詩詞等方面都有較高的修養,但著作多已散佚,現僅存詞17首。前期詞主要是反映宮廷奢靡生活。詞藻穠艷華美,而內容蒼白空虛。後期詞風有所變化。靖康元年(1126)去亳州(今安徽省亳縣)時所作〔臨江仙〕下闋:“夢魂驚起轉嗟呼,愁牽心上慮,和淚寫回書”,顯然已流露出亡國的恐懼與憂慮。而被擄北去途中所作〔燕山亭〕和囚禁於金國時所作〔眼兒媚〕,則充分表達瞭亡國的哀痛和對故國河山的懷念,感情真摯深沉,情調淒慘悲涼,評論者以為可以和李後主亡國之後的詞相媲美。

  後人所輯《宋徽宗詞》1卷,刊於《彊村叢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