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詞總集。編者為今人葉恭綽。全書分40卷,收詞人自入清以後其人仍生存者起,至清亡。凡清亡以後去世的詞人,編為附錄。共選錄瞭3196人,詞8260多首,是收錄清詞最多的選本。由葉氏主編,分纂和襄助者,共53人。創始於1929年,至1952年完成,始終其事者為陸維釗。

  清代號稱是詞的中興時期,晚清的朱孝臧,被推為詞壇領袖。選本發凡起例,秉承朱氏指示,初稿甄選,一部分取決於朱氏。其取材,則廣泛利用瞭全國圖書館和私傢藏書,特別是是林葆恒所藏完整的清詞別集和總集。因此,此書選詞數量遠較《篋中詞》為廣,質量則較《國朝詞綜》等為精。

  《全清詞鈔·例言》自稱其編寫目的在於:“綜合貫串,以供源流正變之推尋。”讀者大體可以從中鳥瞰到清詞初期、中期到後期的變化以及各種流派發展的輪廓。但由於編者的詞學觀點屬於朱孝臧一派,崇尚清真(周邦彥)、夢窗(吳文英),強調音律,見解難免於偏。他雖然指出瞭清初詞的特點,但仍然貶斥之為纖仄與蕪濫;雖然批判瞭浙派詞僅學南宋白石(薑夔)、玉田(張炎)琢句遣詞的弊病,卻對另一種摹擬夢窗的晚清詞,大肆宣揚,說是“這階段的詞亦更形光輝燦爛”。雖然編者宣稱重視詞的“光芒和活氣”,但豪壯舒發的作品,往往被擯於選錄之外,如金天翮、黃人等的上乘之作,都未選入,而隻各選不代表其風格的一首。相反,與編者同一流派的一般詞友之作,有的一人選錄到七、八首之多。所選入的大部分是宋詞的復制品。

  《全清詞鈔》在作者姓名之下,略註字、號、籍貫、詞學著作。各詞都隨文斷句。

  有1975年香港中華書局初版本,1982年中華書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