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

  現代散文傢、小說傢、詩人、兒童文學作傢。原名謝婉瑩。原籍福建長樂,1900年10月5日生於福州。

  冰心的父親是一個思想開明的海軍軍官。童年,她在山東煙臺度過瞭7、8年山陬海隅的生活。大海給給冰心留下瞭深刻印象。她早期作品,常常親切地寫到大海。幼年的冰心廣泛閱讀瞭中國古典小說和漢譯外國作品,7、8歲時還動手試寫過白話和文言小說。1911年,全傢南歸福州;次年,考入福州女子師范預科。1913年,隨傢到北京,翌年秋進入教會學校貝滿女子中學。在這裡學到瞭一些新知識,“同時因著基督教義的影響,潛隱的形成瞭我自己的‘愛’的哲學”(《〈冰心全集〉自序》)。1918年,冰心抱著學醫的目的考入協和女子大學(次年該校並入燕京大學)預科;後來改變初衷,轉學文學,1923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

  冰心屬於“五四”新文學運動中湧現出的第一批現代作傢,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傢之一,為文學研究會的重要成員。

  五四運動的浪潮,把冰心卷出瞭狹小的傢庭和教會學校的門檻,她參加罷課、遊行、開會和街頭宣傳等活動,熱心閱讀《新青年》、《新潮》等雜志,並發表瞭一些宣傳性的文章。在新思潮的激蕩下,1919年9月以“冰心”的筆名發表瞭第一章小說《兩個傢庭》。小說用對比手法描繪兩個傢庭的不同生活方式,提示瞭為著事業改良傢庭生活的必要。此後,她又發表瞭《斯人獨憔悴》、《去國》、《莊鴻的姊姊》等揭示社會、傢庭、婦女等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這些小說,表現瞭冰心對封建勢力和社會現狀的不滿,但作品的主人公大多顯得軟弱、憔悴。眼前的問題寫完瞭,冰心又抓住活躍在回憶中的事物,寫出瞭《魚兒》、《一個不重要的兵丁》等描寫下級官兵生活的小說。“五四”高潮以後,冰心“退縮逃避到狹仄的傢庭圈子裡,去描寫歌頌那些在階級社會裡不可能實行的‘人類之愛’”(《〈冰心小說散文選集〉自序》)。《超人》、《悟》等,便是以“愛”的哲學認識生活的作品。

  與此同時,她寫作散文。1921年發表的《笑》,委婉地抒寫瞭洋溢在心中的對於生活的愛,被認為是新文學運動初期一篇具有典范意義的“美文”。1922年,發表《往事》。這組散文敘寫瞭童年時代留下的一些深刻而清晰的印象。從1919年冬天起,她受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將自己“零碎的思想”不時用三言兩語記錄下來。後來在《晨報》的“新文藝”欄發表,並結集為《繁星》和《春水》於1923年先後出版。這300餘首無標題的格言式自由體小詩,以自然和諧的音調,抒寫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頌母愛、人類之愛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筆清麗,意蘊雋永,顯示瞭女作傢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意識,在“五四”新詩壇上別具一格,很有影響。1923年秋,冰心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學習英國文學。從這時到1926年,她以做小讀者“最熱情最忠實的朋友”的態度,用通訊的形式,把自己在旅途和異國的見聞感受以及對往事的追憶,陸續寫成親昵懇切的29封寄小朋友的信,在《晨報》的“兒童世界”欄連載,並結集為《寄小讀者》於1926年出版。這部散文集是冰心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最早的兒童文學作品,曾先後印行幾十次。在美國期間,冰心還寫瞭內容和《寄小讀者》相同的散文《往事》(其二)、《山中雜記》。這些散文以細膩溫柔而又微帶著憂愁的感情,和輕倩靈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筆調著稱,語言清新雋麗,耐人尋味。既具有白話口語的樸素曉暢,又兼備文言所特有的簡潔凝煉,有較高的藝術表現力。冰心的散文比小說和詩歌有更高的成就。她的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當時被稱為很有魔力的“冰心體”,鬱達夫評論她的散文說:“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傷,動中法度,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極致。”(《〈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

  1926年,冰心在美國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回國。從這時到1936年,在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女子文理學院任教,創作較少,較重要的作品有1931年寫的長篇散文《南歸》和小說《分》,以及1933年寫的小說《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這些作品有瞭較多深厚的社會內容,顯示出冰心對生活的新認識。1936年暑期,赴歐美遊歷,經日、美、英、意、法、德、蘇等國。

冰心1923年在慰冰湖畔

冰心在第四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主席臺上

  抗日戰爭爆發後,冰心全傢於1938年9月遷居昆明。1940年底,冰心到重慶,從事文化救亡活動,曾主編《婦女文化》半月刊。1941年到1947年,擔任國民黨政府參政會議參政員,用“男士”的筆名發表瞭16篇關於女性的散文和小說。1946年夏天回到北平;冬,全傢去日本。1949年至1950年她作為東京大學第一位女教授,在該校講授中國新文學。

  1951年,冰心從日本輾轉返回北京。在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冰心的生活和創作揭開瞭新的一頁。1958年和1978年以後,先後為孩子們寫瞭《再寄小讀者》和《三寄小讀者》。這兩組通訊和《歸來以後》、《走進人民大會堂》以及《尼羅河上的春天》、《一隻木屐》、《櫻花贊》等散文,不僅保持著她獨具的藝術風格,更在富於時代氣息的廣闊背景上,展示瞭豐富多采的生活畫面,呈現出明朗樂觀的色調。1980年,她創作的短篇小說《空巢》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她的兒童文學作品選集《小桔燈》等,1980年在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獲得榮譽獎。

  冰心1932年前所寫的作品,大都收入分詩集、散文集、小說集三集出版的《冰心全集》(1932~1933),該書後經巴金略加增補,改名《冰心著作集》分集出版(1943)。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開始出版5卷本《冰心文集》,收入1919至1982年創作的絕大部分作品,按體裁分卷,是迄今為止較為完善的一部文集。此外,1983年開始出版3卷本《冰心選集》。

  冰心還翻譯出版過泰戈爾的詩集、劇作和其他一些外國作傢的作品。她還致力於保衛世界和平、對外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工作,多次出國訪問。

  冰心曾當選為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和中國民主促進會副主席,中國作傢協會理事,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