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臨乙

  中國現代雕塑傢。號黎然。1908年8月25日生於上海市,1997年卒於北京。先輩世代行醫。他在學校讀書很用功,喜歡美術,1926年考入上海藝術專科學校,曾在李毅士教授工作室學習素描和油畫。1926年冬天,經朋友介紹結識徐徐悲鴻。1928年,王臨乙轉入徐悲鴻主持的中央大學藝術系學習,兼做徐悲鴻的助手。1929年王臨乙陪同徐悲鴻去福州作畫,福建省教育廳答應給兩個赴法國學習美術的留學生名額。作為答謝,徐悲鴻把其中的一個給瞭王臨乙。同年冬,王臨乙到法國裡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裡昂國立美術學院,插班三年級學習雕塑。他上午在美術學院學習繪畫和雕塑,下午在中法大學學習法語,過著十分緊張的學習生活。他學習的主要科目是人體素描、速寫和雕塑,並一直是這三門課程一等獎獲得者,直到畢業考試。校方規定畢業考試一等獎不發給外國人,決定重新考試,結果王臨乙仍然名列第一,學校隻好授予他龔黛獎和藝術之友速寫獎。1931年,王臨乙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在雕塑傢佈夏指導下學習,雕塑技藝進步很快。佈夏是一位對哥特式美術頗有研究的專傢。哥特式雕塑藝術對王臨乙以後的雕塑創作有不小的影響。王臨乙在巴黎期間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多次獲得一等獎和龔古爾美術獎。在法學習期間,他參加中國留學生組成的留法藝術同學會,並熱心工作。1937年與法國同學(現名王合內)結婚,於抗日戰爭前夕回國,兩人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學校內遷至昆明期間,王臨乙任雕塑系主任。半個世紀以來,王臨乙始終沒有離開雕塑教育崗位,培養瞭許多雕塑藝術人才。

  他的代表作品《汪精衛、陳璧君跪像》(1942年),曾參加在重慶舉行的全國美術展覽;《大禹治水》(1942)為大型浮雕,也曾參加在重慶舉行的全國美展。

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之一:《五卅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一直任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授、教研室主任。1954年他參加瞭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的創作,完成瞭《五卅運動》一幅。作品以雄渾有力的風格,向人們展示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人民進行的反帝鬥爭。他還曾創作《民族大團結》浮雕,並為民族文化宮創作大型裝飾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