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代後期青銅器。1938年出土於湖南省寧鄉縣月山鋪。高58.3釐米,口每邊各長52.4釐米,重34.5公斤,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尊的主體部分為商代流行的方尊樣式,造型莊嚴、雄偉。方口、大沿、頸部轉折勁利,每面四隅及正中均飾蕉葉紋。蕉葉紋中心各有觚棱,8道觚棱直伸出於器口之外,有力地造成器口向外張開的感覺。尊的肩部以下,四隅各鑄出1隻高浮雕的卷角羊,羊的造型寫實,而身上的紋飾則充滿神秘感,其胸部為高冠的鳥紋,鳥足附於羊腿上。其餘部分結合羊身體的結構,裝飾飾著鱗紋和雲紋。在羊的肩部,亦即尊的頸、肩結合部位,又裝飾有遊龍,龍頭抬起成為高浮雕,正對著作為兩羊分界處的觚棱。整個器物的造型結構嚴謹,註意不同角度的觀賞效果。4隻羊頭突出於尊的中部,成為全器裝飾性最強的部分。羊角向內卷曲,系用分鑄法鑄造。羊的形象概括而又富於真實感,從中可見商代工匠已具有很強的形象塑造能力。尊下部的圈足,在浮雕的羊腿之間,飾有倒夔紋。在尊頸部的蕉葉紋下部飾有夔紋裝飾帶。整個尊身的全部紋飾都異常精細,而且繁簡、疏密得當。四羊尊為中國青銅器藝術的重要代表作(見彩圖)。

四羊尊(商) 湖南寧鄉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