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晚期和蜀漢時期的一種有淺浮雕圖像的磚。主要用於裝飾磚石結構的墓室,多在四川省的東漢墓中發現。清代末年開始受到註意,20世紀30年代得到零星收藏,50年代後經考古發掘而大量問世。

《鹽井》

>  四川畫像磚的形制主要有兩種,即4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磚和長46厘米,寬26厘米左右的長方形磚,每塊磚是一個完整的獨幅畫面。已知的畫面題材有近百種之多,多角度地反映瞭當時四川地區富庶的社會經濟和豐富多彩的生活風俗。秦漢時期發達的四川水利工程促成瞭農作和桑蠶的興盛,漢政府的鹽業政策推動瞭井鹽大量開采。這些有地區特點的史實通過播種、收割、采蓮、桑園、鹽井等大量畫面表現出來,闕觀、車騎、宴樂、舞戲等題材也較多。其中,各種車騎畫面是對社會等級的形象表現,巾舞、長袖舞、跳丸、疊案等畫面記錄瞭貴族傢宴中的樂舞盛況。神話傳說內容主要是西王母和伏羲、女媧像,在這類作品中,西王母端坐於龍虎座上,蟾蜍、九尾狐、三足馬等分列周圍;伏羲和女媧分持規矩,呈對立或交尾狀貌,有的還與日、月復合一體,其造型特點基本是這類傳說一再演變的最後模式。與其他地區的畫像磚、石內容比較,四川畫像磚中的歷史故事與祥瑞物象較少,生產勞動與車騎出行等題材則占瞭較大的比重。側重對現實的描繪,反映出四川地區漢代美術的特點。

  各座墓室內的畫像磚數量不等,少者10餘塊,多者如新繁縣一座漢墓則有54塊。它們一般都鑲嵌在墓室壁面中段,組成一道飾帶。內容分佈的規則性不強,唯西王母像常在墓室後壁,闕或日、月畫像多在靠近墓門處。如成都楊子山1號墓前室左、右壁第一塊磚都是半面闕,它們在觀念上合而為一、而作為地面石闕的縮影。

  因印模的雕刻手法不同,四川畫像磚有兩種主要的面貌:長方形磚的浮雕較高,立體感強;正方形磚的浮雕較淺,線面相間,線條對形象細部的勾勒和對動態的強調誇張,使畫面有剛柔兼濟的意趣,是四川畫像磚的造型手法的典型面貌。

  與題材的紀實特點相對應,四川畫像磚的藝術形式得益於對現實的觀察。一部分畫面采用高視點構圖,物象的空間位置清晰,如在《宴飲觀舞》、《傳經求學》等作品中,坐榻用具的透視形體與人物的顧盼呼應造就瞭三度縱深感,一幅《農耕圖》中稻田的透視線已有向焦點消失的跡象。另一部分是平面展開式構圖,如車騎畫面上馬的散點並列或部分重疊,《鹽井》中不同的工序場面以間隔並列的構圖組合在一個平面上,這種構圖方式闡發主題有較多的傳統因素。大部分個體物象動勢強烈,樂舞者處在運動的瞬間,馬呈四足跨越之狀,有的以車馬過橋時馬與橋的動靜對照形成擁塞、喧鬧的氣氛。四川畫像磚在當時敷有色彩,面貌更接近繪畫。

  同一墓室使用相同的畫面及不同地點出土同一種畫面的情況表明四川畫像磚出於專門的作坊,它們的作者是藝術水平很高的民間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