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方邦馬圖拉地區的古代雕刻。馬圖拉距今新德裡東南約140公裡,位於恒河支流葉木那河西岸,自古是商業、宗教和藝術的名城,尤以雕刻著稱。馬圖拉地處連結印度中部與西北部的交通要衝,歷經波斯帝國、孔雀王朝、大夏希臘人、塞種人州長、貴霜王朝、笈多王朝的統治,像犍陀羅一樣屬於東西方文化交匯的地區,隻是更強固地保持瞭印度本土的文化傳統。喜愛裸體、崇尚肉感,是馬圖拉雕刻的傳統特色。馬圖拉雕刻材料通常採用錫格裏特產的黃斑紅砂石,增加瞭裸體雕像的肉感。

《菩薩立像》

  馬圖拉雕刻風格的演變大致可分為3個時期:①古風時期;②從古風向古典主義過渡時期;③古典主義時期。

  古風時期是在早期王朝時代(約前3~公元1世紀)。代表作有馬圖拉近郊帕爾卡姆出土的《藥叉立像》(約公元前3世紀),造型質樸粗拙,類似帕魯德的古風式雕像,但更為孔武有力。摩拉出土的耆那教奉獻板浮雕(約公元15年),女神的肌肉團塊感也十分顯著。

《佛陀坐像》

  從古風向古典主義過渡時期是在貴霜王朝時代(約1~4世紀)。馬圖拉與犍陀羅並為貴霜時代雕刻的兩大中心。馬圖拉享有貴霜“王室肖像雕刻陳列館”的稱譽。在馬圖拉郊外馬德的貴霜王室神殿遺址出土的《迦膩色迦立像》(約2世紀前半葉),刻畫瞭長袍高靴、仗劍傲立的遊牧民族王者的威儀。在貴霜王室庇護下,馬圖拉的佛教雕刻盛極一時。1世紀末葉,犍陀羅破天首開雕刻佛像之風,馬圖拉的佛像雕刻聞風而起(一說佛像由馬圖拉首創)。2~3世紀,馬圖拉大規模制造佛像,運往印度各個佛教聖地。薩爾納特出土的馬圖拉制造的《菩薩立像》,作於迦膩色迦3年(約公元81年),銘文為“菩薩”,卻毫無菩薩的珠寶飾物,被公認為最早的馬圖拉佛像之一。格德拉出土的《佛陀坐像》(約2世紀前半葉)也是初期馬圖拉佛像的范例。貴霜初期的馬圖拉佛像,並不是模仿犍陀羅的希臘式佛像,而是參照馬圖拉本地傳統的藥叉雕像塑造的,造型驃悍粗獷,渾似赳赳武夫,臉型方圓,頂上肉髻呈卷貝形,眉呈弓形,眼全睜,唇厚,具有印度人特征,偏袒右肩,薄衣透體,強調健壯裸露的肉體美。貴霜後期的馬圖拉佛像,吸收瞭犍陀羅佛像的希臘化技法,逐漸向純印度風格的古典主義佛像過渡。同時,馬圖拉的耆那教雕刻也並行不廢。耆那教祖師大雄的雕像極近似佛像,隻不過全裸。馬圖拉民間信仰的豐產女神藥叉女和蛇神(那伽)等也滲入瞭宗教藝術。佈臺薩爾的佛教、耆那教窣堵波遺址出土的圍欄立柱殘片,柱表刻有許多高浮雕的裸體藥叉女(約2世紀後半葉),姿容妖冶,肉感豐美,豐富、發展瞭桑奇初創的以三屈式表現印度標準女性人體美的規范和程式,為馬圖拉雕刻增添瞭異彩。代表作有《逗弄鸚鵡的藥叉女》、《葡萄酒神藥叉女》、《藥叉女醉態》等(見犍陀羅美術)。

《樹神藥叉女》

  古典主義時期是在笈多王朝時代(約4~6世紀)。馬圖拉與薩爾納特並為笈多時代雕刻的兩大中心。笈多時代,馬圖拉的佛像雕刻已經積累瞭200餘年的經驗,終於在融合犍陀羅佛像和初期馬圖拉佛像的基礎上,完成瞭從貴霜希臘式佛像向笈多印度式佛像的過渡,創造瞭純印度風格的古典主義佛像樣式之一──馬圖拉樣式的佛像,代表作有賈馬勒佈爾出土的《佛陀立像》(5世紀前半葉)等。此外,馬圖拉相傳是印度教大神毗濕奴的化身之一克利希那的故鄉。印度教造像活動也在佛像的刺激下開展起來。代表作有馬圖拉出土的《毗濕奴立像》(5世紀)等(見笈多美術)。

  

參考書目

 N.P.Joshi,Mɑthurɑ Sculptures,Mathura,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