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畫傢。1838年5月15日生於佈加勒斯特近郊,1907年7月21日卒於坎皮納,他是一位具有民族、民主特色的畫傢,並善於吸收西歐繪畫的先進經驗和技巧。他積極有力地推動瞭19世紀羅馬尼亞繪畫的發展,促使羅馬尼亞繪畫達到瞭新水準。

  格裏戈雷斯庫出生在一個農民傢庭,早年喪父,傢中十分貧困。10歲時,進入作坊當學徒,12歲滿師後開始獨立生活。最初隻是畫一些木板聖像畫,拿到市場上去賣。曾兩次參加爭取出國助學金的藝術競賽,可是是都失敗瞭。1858~1861年間,為阿加皮亞修道院繪制壁畫,技藝有瞭很大的提高。他早年就非常欣賞拉斐爾的藝術,畫出的人物色彩柔和鮮明,並富有生活情趣。例如,他照著一個木匠的兒子畫耶穌,照著牧師的女兒畫天使,把自己也畫成先知的樣子。總之,他的宗教壁畫一掃拜占庭聖像畫的遺風,顯露出人文主義的思想光芒。

  1861年秋天,在一些進步人士的支持下,格裡戈雷斯庫得到一筆助學金到瞭巴黎。1861~1877年是他創作上的第2個時期。在這一段時期裡,他逐漸形成瞭自己獨立的風格,擺脫學院派的約束,向巴比松畫派學習,面對大自然進行寫生。此後,他每隔幾年都回國一次,在祖國農村、城鎮旅行。他把農村看作是自己藝術的根,把農民看作是主要的描繪對象。1867年,他給在巴黎舉辦的萬國博覽會送去瞭自己的作品,這些作品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人們第一次看到瞭描繪喀爾巴阡山的風景畫和人物畫。這一次展出,他為祖國贏得瞭榮譽。1868年,他又參加瞭楓丹白露畫派舉辦的展覽會。1870年,他回國參加瞭羅馬尼亞全國第3屆美術展覽,並獲得1等獎。1873年,又參加瞭國內藝術之友協會組織的展覽會。同年底,他的第1次個人美展開幕。這次個人美展非常成功,300多幅作品幾乎賣出一半。格裡戈雷斯庫幾次回國都想留在國內服務,但是由於一些人為的原因,又使他不得不再度離去。

  從1877年起,格裡戈雷斯庫的創作又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這一年發生瞭俄土戰爭,羅馬尼亞人民為瞭完全擺脫土耳其的控制,進行瞭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得到這一消息後,格裡戈雷斯庫立即回國並走上前線,在前線日日夜夜的繁忙戰鬥中,他畫瞭大量的戰地速寫並創作瞭一些優秀作品,其中最為出色的作品有《驃騎兵》、《間諜》、《警報》、《土耳其俘虜》(習作),以及後來創作的著名的《斯美爾塘的沖鋒》(1885)。他的軍事題材畫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歌頌士兵(身穿軍裝的農民)而不是統帥,他認為人民才是戰爭最大的貢獻者。戰爭勝利後,他又回到瞭法國,住在維特萊一帶,畫瞭色彩精致、外光豐富的《格爾維爾海邊的漁傢姑娘》、《維特萊室內》、《管傢》等作品。

《斯美爾塘的沖鋒》

  1887年,格裡戈雷斯庫回國定居,開始瞭他創作的最後一個時期。回國後不久,再一次舉辦瞭個人畫展,展出瞭220多幅作品。這位一生熱愛農民的畫傢,在國內仍然不願意住在大城市裡,而住在一個叫波薩特的村鎮,後又定居坎皮納。後期,他繼續畫農民生活的題材。他畫農民、農婦、牧童、茅舍、村道、牛車、羊群……。在這一幅幅畫上傾註瞭他對祖國、人民始終不渝的深情。每一幅畫上銀灰色的調子,都顯得十分抒情。後期代表作品有:《奧雷采車馬店》、《林中空地》、《歸來的羊群》、《愉快的農傢姑娘》、《紡織姑娘》、《大門口的農傢姑娘》(見彩圖)、《牧童》等。格裡戈雷斯庫留下的2000多幅作品,是人類一筆很寶貴的財富。

《大門口的農傢姑娘》 N.格裡戈雷斯庫(羅)

《管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