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河南省鄧縣學莊南朝墓出土的模印彩色畫像磚。1957年發現該墓。墓室和甬道全部用磚砌成。墓室兩壁各築8個方形磚柱,甬道兩壁各築4個方形磚柱,上面砌著一磚一圖的模印彩色畫磚。畫像磚的大小相等,均長38釐米,寬19釐米,厚6釐米。畫面構圖緊湊,人物身體面相修長,比例準確,姿態生動。凸出畫面的線條流利奔放,富有裝飾性。畫像填塗以紅、綠、紫等7種顏色。部分磚上有榜題,如“浮丘公”、“老萊子”、“千秋萬歲”等。

  磚上畫像內容豐富富多采,計有34種。除飾有蓮花、忍冬等裝飾性花紋的花紋磚外,畫像內容大致可分3類:①表現車騎出行的場面。以牛車為中心,包括具裝戰馬、執棒武士、樂隊舞蹈、供獻儀仗、牛車、步輦等。②為漢代以來流行的孝子畫像。包括“孝子郭巨”、“老萊子娛親”等。③是與當時宗教迷信有關的內容。如代表宇宙四方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代表祥瑞的鳳凰、麒麟、天馬、珍禽等;代表道教神仙的王子喬、浮丘公、商山四皓、跨虎仙人等;反映佛教題材的供養飛仙、伎樂天人等。

《婦人出遊圖》(部分)

  墓室券門彩繪壁畫,高3米,寬2.7米。每邊門寬0.6米,十分精采。頂端中央繪一口銜武器的怪獸頭(有人稱之為饕餮),器柄繞紫色飄帶。獸頭兩邊各畫一飛仙,右邊著朱紅裙,藍綠飄帶,雙手拿博山爐。左邊飛仙姿態與右邊相仿。一手作散花狀,另一手剝落。飛仙周圍雲氣飄繞。左右下方各繪一守門人,手持寶劍,頭帶冠巾,著朱紅上衣,赤紅臉、長須,神采奕奕。壁畫用筆秀勁流暢,色彩鮮艷。該墓的具體年代尚有爭議,但從畫像和壁畫的內容、畫風以及人物造型特點來看,應為南朝(至遲不晚於梁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