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國(1038~1227)所頒發,用以證明持牌者身分和所負使命的金屬牌。上有西夏文銘記。《宋史·夏國傳》說元昊“發兵,以銀牌召部長面受約束”。帶銀牌傳遞敕命的使者稱“銀牌天使”或“帶牌天使”,很受尊重。但這種銀牌的實例無存。出土和傳世的20餘枚西夏符牌都是銅牌,包括敕走馬牌、防守牌和宿衛牌3類。

  西夏敕走馬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西安市文物管理處各收藏1枚,形制基本相同。銅質,圓形,直徑約15釐米,由上下兩片套合而成。兩端端有鍍金西夏文“敕”字,正面刻雙鉤楷書西夏文“敕燃馬牌”4字,背面刻忍冬紋。“燃”有“火急”之意。此銘記即當時通用的漢文名稱“敕走馬牌”的意譯,為傳遞緊急敕命時用的信牌。

  防守牌亦為圓形,正面為西夏文“防守待命”4字,背面為持牌者的姓名或番號。宿衛牌為鐘形,正面為西夏文“內宿待命”或“宮門後寢待命”,背面刻人名,制作較精,或為西京宮禁內院之衛戍人員所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