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現存最早的佛塔遺跡。位於北方邦安拉阿巴德城西南190公裡的帕魯德村。1873年英國考古學傢A·坎甯安發現佛塔殘跡。佛塔始建於西元前2世紀中葉,用磚石砌成,西元前1世紀初添加4個雕刻精美的石門。發現時塔身已毀,經發掘,知在直徑22米的墳丘周圍還有一寬2.5米的環形道。由80根欄楯柱構成的欄楯長達85米,東南西北各有一塔門。現已復原約四分之一。塔門及欄楯上的雕刻完好,是印度佛教藝術最早遺存之一。塔門原為木門,後改為仿木構石門,現存欄楯東門的一根側柱上,有銘銘文提及巽伽王朝木門更換為石門的史實。到瞭巽伽王朝,出現瞭直接以佛教為題材的作品,但不直接表現佛陀,僅僅暗示其存在或象征性地表現佛陀的活動。為瞭使人們瞭解其內容,常伴以銘文或說明文字,已發現有200 處。男女藥叉、男女頭像、蓮花、動物等題材常被采用。人物浮雕古樸呆板,但動物造型如猴子、鹿、象等都很逼真。大部分遺物已保存在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