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社會服務是博物館的宗旨。博物館為社會服務的內容可歸納為業務服務和為觀眾提供便利的服務兩方面。

  為業務服務,主要為教育、科學研究、諮詢、旅遊提供服務。

  為教育服務是社會服務的主要方面。世界各國博物館十分重視為教育服務。博物館觀眾中,半數以上是學生。服務的方式,除向青年學生講解,還可以為學校提供教學用的文物、標本,協助學校建立小型博物館,組織各種輔導活動,如組織夏令營活動、參觀名勝古跡等等。西方博物館特別重視兒童教育,設兒童服務部、兒童俱樂部,有攝影、繪畫、手工等興趣小組培養兒童,發現有特殊天才者,進行個別教育。對殘疾兒童進行特殊教育與服務。成人教育也是多方面的,有各種專題培訓班、講座。博物館成為人們的“終生學校”。

  博物館的文物、標本是科學研究的珍貴資料,向社會提供研究利用,可充分發揮文物、標本的作用。群眾可以直接或間接利用館藏文物、標本,滿足他們職業的或業餘的研究需要。歷史工作者運用文物考證史實,自然科學工作者利用館藏自然標本開展研究工作。博物館出版藏品目錄、專著和研究成果,提供社會利用。博物館加強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部門的聯系,交流信息,不僅為科學研究部門提供服務,也為博物館自身的發展和科學水平的提高創造條件。

  博物館為社會各方面提供咨詢服務,設立咨詢處。咨詢服務的方式,有上門咨詢服務、電話咨詢服務、通訊咨詢服務等。

  博物館是旅遊者參觀遊覽、娛樂的場所。博物館以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的陳列展覽,滿足旅遊者的需要,使人們在遊覽、欣賞的同時,獲得文化生活的滿足,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為觀眾提供便利的服務和設施有:為觀眾提供休息場所的休息室、茶室,為遠道來的觀眾提供食宿方便的餐館、旅館,供應與本館有關的紀念品、圖書、說明書、幻燈片以及文物復制品的小賣部、售書亭,為旅遊者拍攝照片的攝影部,供吸煙者使用的吸煙室,預防觀眾突發性疾病的急救室,為殘疾人和兒童提供出租輪椅、兒童車。博物館還在入口處設物件寄存處,讓帶有物件的觀眾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