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中國後營建的第一所寺院。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東12公裡、東漢都城洛陽西側1.5公裡處。據《後漢書》、《水經註》、《洛陽伽藍記》等記載,寺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西元68)。歷史上白馬寺多次毀而複建。現存建築是明代嘉靖年間擴建時的規模。清代以後多次修葺。占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它是中國早期佛教的傳播活動中心。漢魏以後,中國佛教派系繁多,但都一致公認白馬寺獨特的歷史地位,尊稱為“祖庭”和“釋源”,對亞洲一些國傢也有很大影響。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平面呈長方形,南向。南北長239.5米,東西寬135.5米。沿中軸線主要建築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臺及毗盧閣。兩側有門頭室、六祖堂、祖堂客室、禪堂及方丈院等。共有房屋百餘間。山門為牌坊式石砌券門三間,灰瓦歇山頂。天王殿與大佛殿均為單簷歇山式建築,大小相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前後有門,四周有回道。大佛殿的後壁和兩山皆用梯形青石、梯形青磚和大青磚鑲砌,這種做法在其他地方很少見。梯形青石磚大小略同,每塊高約46厘米,上寬約29厘米,下寬約35厘米。大雄殿原為寺內最大的一座建築,歇山頂,後代修葺時改作懸山頂,殿的面積縮小瞭,也是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廣19.95米,進深11.07米,前有月臺。在殿內地面發現一個唐代覆缽式石柱礎,推測此殿可能是唐代大殿的位置所在。寺內最大的一組建築是清涼臺及毗盧閣。漢代以來均為藏經之所。臺高約6米,長43米,寬33米。四周磚砌,臺下券洞。砌法及券石上匠人題字均具東漢作風。臺上毗盧閣為重簷歇山,面闊五間,廣17米,進深三間,寬11米。彩棚朱柱,具有鮮明的東方建築特色。閣前左右各有三開間的配殿。臺周圍有幾組小型建築,構成幾所幽雅的小庭院。白馬寺建築以中軸線五重鬥栱式樓閣建築為主,配合兩側的廊廡式廂房附屬建築,佈局規整,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表明瞭中國古代的建築風格和建築藝術。寺內有宋代以後碑石幾十通。大佛殿前和西側還有唐代和宋代石經幢各1座。

白馬寺

  寺東南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建造的齊雲塔,也稱釋迦舍利塔,密簷式磚塔,底長寬各7.8米,高約25米。下面為二層須彌座。塔身13層,每層磚砌出簷,微具線,尚存唐塔遺風,由下而上,外形略呈拋物線形。自第五層以上,塔身收殺,使塔身上部更為圓和,呈現穩健玲瓏的形象,在古塔中獨具特點。

  白馬寺於1952、1957、1971~1975 年多次維修。1972年洛陽市成立白馬寺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1983年歸宗教部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