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位於巴黎塞納河城島東端。1163年在莫裡斯·德絮利主教主持下奠基動工。1245年基本完工。以後一百年中陸續裝修,1345年正式完工。建築與雕塑藝術具有明顯的哥特式早期與盛期的特徵。由於歷經戰火,尤其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受瞭嚴重的損壞,聖母院於1845年起在維奧萊·勒迪克主持下,在保持原來風格的基礎上重加設計修建,工程歷時20年,1864年重新開放。

  聖母院整個建築為石砌,中央尖塔高90米,正面面為立方形,分上、中、下3層。上層兩側是兩個四邊形的塔樓,塔高63米,由一飾有雕花石柱的明廊連結。中層正中是一圓形大花窗,下有聖母懷抱聖嬰像。窗兩側各有一門洞。底層有3個桃形門洞,左側“聖母門”的中柱雕有聖母聖嬰像,拱肩畫面為聖母的經歷。右側“聖安娜門”的中柱雕有5世紀巴黎主教聖馬富爾肖像,拱肩畫面為聖母和兩天使。中間“審判門”表現耶穌在世界末日進行“最後的審判”。3個門上方有一條長壁龕,稱國王長廊,排列著耶穌基督28位先祖的雕像。

  正門內為長130米、寬48米、高35米的長方形大教堂,祭臺中央有天使、聖女圍繞殉難耶穌的大理石雕塑,側祭臺有29個。教堂回廊、墻壁、門窗佈滿以聖經為內容的雕塑與繪畫。

巴黎聖母院

  幾百年來,巴黎聖母院一直是法國宗教、政治生活的重要場所,許多重要活動在此舉行,巴黎聖母院是法國歷史的見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