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在悉尼市海德公園附近。創建於1827年,原稱殖民地開拓者博物館,1929年改稱現名。收藏標本約875萬件,分屬人類學、動物學、古生物學、環境科學和礦物學。陳列內容主要有澳大利亞的特殊自然景觀和動物、澳大利亞土著以及大洋洲太平洋諸島自然與人文資料等。展室8個,其中澳大利亞土著展室展示過去和現在的澳洲土著生活。巴佈亞新磯內亞阿貝蘭人展室中佈置新幾內亞村落,包括一座“靈屋”。大洋洲藝術展室,展品有史前石器、陶器、祭器、原始雕刻造型和原始始裝飾工藝品。奧洲沙漠展室描繪沙漠自然景觀、動物和土著及移民在幹旱環境中的生活。哺乳動物展室展示澳洲特有動物,以樹袋熊、袋鼠和跳鼠等有袋類最為精彩。海洋動物展室主要展出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熱帶海洋動物。礦物展室展出5000種以上礦石標本,其中有珍貴的貓眼石。此外,還有鳥類、昆蟲和骨骼展室。

  該館設管理、科研、陳列、社交和教育等部門。科普教育活動十分豐富多彩,館內設有教育中心,為中小學生上課。在學校假日裡,還組織許多活動,如放映科普電影、觀看顯微鏡標本、野外考察旅遊等等。此外,還有一輛兩節車廂的展覽列車、展覽汽車。可供出借的“博物館箱子”,內有資料、小冊子、標本、照片、幻燈片和圖表等。該館每年定期出版科普雜志《澳大利亞自然史》和科研論文報告《澳大利亞博物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