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在北京、天津一帶盲藝人和迷信職業者中間的一種切口,傳說是宋徽宗發明的,俗稱“瞎子話”。說這樣的話,主要為保密,因為迷信職業有好多話不便讓外人知道。保密的辦法是把一個音節拆成兩個,拿聲母加介音u(如果有的話)作一截,後頭加上-ai;再拿韻母作一截,前頭加上g-。這樣,“抽頭”chōu tóu就說成chāigōutāigóu。如果聲母後頭有i、ü介音或是主母音,ai就變成-e;g-就變成j-。這樣,“你”nǐ就說成niējǐ,“吃飯”chīfàn偶然也可以以說成chāilī fāigàn。這類資料可以為音韻學研究提供旁證。研究徽宗語,可以推定說當地方言的人的聲韻分類的直感,供研究者分析聲韻作參考。如從chāilī切“吃”可以懂得民間文藝為什麼把“吃”歸入“一七轍”,因為這是符合民間藝人的聽覺或直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