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長期處在殖民統治下,印尼電影生產起步較晚。20世紀20年代中期,始有荷蘭人和華人資本的小電影公司出現,荷蘭人所拍影片多模仿好萊塢情節片,華人所攝影片則多為偵探、神話和武俠類,且產量都不高。

  1933年,印尼人巴什蒂亞爾·埃芬迪與中國人一起導演瞭《安佳·達西瑪》,這是印尼拍攝的第一部有聲影片。1934年,荷蘭人M.弗蘭肯在印尼自編自導瞭一部表現爪哇農村生活的半紀錄性的影片《稻米之歌》,第一次起用印尼人擔任演演員。這些影片為印尼民族電影的起步創造瞭條件。1937年,商業上最成功的影片是由華裔、荷蘭裔印尼人聯合導演,由印尼著名歌唱傢魯姬亞主演的《月光曲》。同年,印尼人開始自己組織生產影片。

  日本占領時期(1942~1945),電影業完全控制在侵略者手中,僅拍瞭4~5部影片。其中,貝爾巴塔·沙裡的《胡基安》和S.巴林狄赫導演的《我的夢》,被認為是具有印尼民族特色的影片。

  印尼獨立前,最有影響的電影公司是華裔鄭錦熙父子的爪哇電影公司,它為印尼的電影事業培養瞭一批人才,同時也攝制瞭一些受東南亞觀眾歡迎的影片,如《梭羅河之誓》、《一條手巾》等。1945年,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同卷土重來的荷蘭殖民軍作戰,電影生產幾乎完全中斷。直到1948年,在臨時首都日惹拍出瞭《鐵古泰隆河之淚》(巴林狄赫和安德佳爾·阿斯馬拉導演)之後,電影生產才開始恢復。

  1950年,國傢電影制片廠在萬隆成立,它除自己生產紀錄片和故事片外,也對私營公司提供技術服務。當時印尼共有4傢私營公助公司:柏沙裡公司、柏菲爾公司、飛鷹公司和金箭公司。這時期,印尼有進步意義的影片是柯托特·蘇卡迪導演的《殘疾人》(1952)、巴斯基·埃芬迪導演的《歸來》(1952)、伊斯梅爾·烏斯馬導演的《不可饒恕的罪行》(1951)等。在廢除瞭與荷蘭簽訂的林芽椰蒂協定之後,印尼攝制的較重要的影片有《查雅佈拉納》(1958,柯托特·蘇卡迪導演)、《戰士》(1959,伊斯梅爾·烏斯馬導演)、《杜朗》(1961,巴赫迭·夏堅導演)、《小星》(1963,維姆·翁保合導演)等。

  1963年發生政變後,影片產量減少。為瞭保護本民族的電影,政府情報部設置瞭電影管理機構,向進口影片征收稅金,國產片產量逐年增加。到60年代末,印尼電影在東南亞已有一定競爭能力。70年代以來,印尼曾提出拍攝樹立自己民族形像的影片,並於1979年設立國傢電影委員會,參加管理影片生產、發行和人才培養等。到80年代初,影片年產量一度達50多部。但到1985年前後,年產量又降至10部左右。這一段時間內重要導演有維姆·翁保合,其代表作是《媽媽》(1972)、《無辜的新嫁娘》(1974)、《情夫》(1975);T.朱乃迪,代表作是《幻想破滅》(1973);蘇瓦爾迪·哈桑,代表作是《義子》(1974)、《絕望的淚》(1975);堤古赫·卡拉西,代表作是《1828年11月》(1979);阿米·普裡約諾,代表作是《雅加達、雅加達》(1977)、《西堤·珀蒂威醫生回到農村》(198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