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琴曲。戰國時已有關於《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故亦傳《高山流水》為伯牙所作。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二曲本隻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宋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隨著明清以來琴的演奏藝術的發展,《高山》、《流水》有瞭很大變化。《神奇秘譜》本不分段,而後世琴譜多分段。明清以來多種琴譜中以清代唐彝銘所編《天聞閣琴譜》中所收川派琴傢張孔山山改編的《流水》尤有特色,又稱“七十二滾拂流水”。以其形象鮮明、情景交融而廣為流傳。琴傢多據此譜演奏。

  另有箏曲《高山流水》,音樂與琴曲迥異,為另一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