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伯恩斯坦

  美國指揮傢、作曲傢及鋼琴傢。1918年8月25日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的勞倫斯。1935年入哈佛大學,從W.辟斯頓、E.B.希爾學習作曲,1939年畢業。後又入費城柯帝士音樂學院,從F.賴納學指揮,並隨S.庫謝維茨基深深造。1941年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助理指揮。1943年受A.羅津斯基之聘,任紐約愛樂樂團助理指揮,翌年11月,因該團指揮B.瓦爾特患病,臨時由伯恩斯坦代替,指揮演出瞭R.舒曼、M.羅饒與R.瓦格納的作品,獲得成功,從而確立瞭他在美國一流樂隊的指揮地位。1945~1948年,他接替L.斯托科夫斯基任紐約市管弦樂團指揮,上演瞭大量古典及現代作品。他除瞭指揮過匹茲堡、波士頓等美國交響樂團外,還指揮過倫敦、維也納、巴黎、米蘭等歐洲最著名的交響樂團。1951年,伯恩斯坦任佈蘭德斯大學教授,並在電視臺主辦“公共汽車”的音樂講座節目,對兒童和音樂愛好者進行音樂普及教育。他自彈鋼琴,分析曲式結構與風格等,最後指揮樂隊演出。他擅於使用兒童語匯,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吸引瞭上千萬的觀眾。他將歷次講稿,編寫成《音樂的樂趣》一書,極受歡迎。

  伯恩斯坦的指揮風格細膩、熱情,富於時代氣息,對作品有深刻的見解,並使音樂內容與演奏融為一體,尤其對現代作品更有獨特的處理。

  伯恩斯坦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傢。他的第1交響曲《耶利米》曾獲1944年紐約評論界首獎,其他作品如音樂劇《西城故事》、舞劇《自由夢》等在西方影響甚大。他還創作瞭6首反法西斯歌曲。他在創作上既能標新立異,又善於將古典風格與現代風格結合成美妙的統一體,所以他也是歐美公認的優秀作曲傢。奧地利曾於1977年舉行“伯恩斯坦音樂節”,以表彰他為音樂藝術所作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