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音樂學傢。1855年11月1日生於摩拉維亞的艾本許茲,1941年2月15日卒於維也納。中學畢業後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從A.佈魯克納學習理論作曲。1874年入維也納大學,學習法律,同時研究R.瓦格納,寫瞭一系列論文,並同F.莫特爾創立瓦格納學會。1878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880年以論文《1600年前歐洲基督教音樂歷史類型的基礎》獲哲學博士學位。以後專攻音樂學。1884年同F.克呂桑德、J.A.P.施皮塔共同創辦《音樂學季刊》。1885年任佈拉格大學音樂樂教授。1894~1938年,他作為《奧地利音樂紀念作品集》叢書的最後一任編輯,出版瞭最後的第38卷。1898年繼E.漢斯利克任維也納大學教授。從1927年到逝世為國際音樂學會名譽主席。1938年德國法西斯占領奧地利後,統治當局禁止他發表文章。

  阿德勒是歐洲現代音樂學的奠基者。對於西方音樂學的體系化分類提出瞭較好的建議,對後人有較大影響。他認為作為音樂史的基礎不是個別“英雄”的創作,而是對風格的產生、發展和演變過程的研究;“風格評論”應是音樂史研究的主要任務。他強調研究音樂史應該作為音樂的有機發展過程來看待,要側重對作曲傢音樂語言的研究。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理查·瓦格納講座》(1904)、《音樂中的風格》(1911)、《古斯塔夫·馬勒》(1916)、《音樂史手冊》(192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