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史料彙編。中國戲曲研究院編,1959年出版,1980年重印,全書10冊。收錄瞭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戲曲論著48種,其中探討戲曲創作,評述或考證作傢及其作品的16種,記錄各時代作傢及曲目的13種,專論戲曲音韻、曲譜及制曲的4種,論述教坊佚聞、唐代俗樂、曲牌來源、律呂宮調、聲樂理論及演唱方法的13種,記述元代戲曲演員身世、生活與伎藝的1種,總結古代戲曲表演藝術經驗的1種。

  這部戲曲史料叢刊收錄瞭一些罕見的孤本。如如:王德輝與徐沅澂的《顧誤錄》、焦循的《花部農譚》、秋泉居士(葉元清 )修補增訂的《梨園原》等。在選輯和校訂方面,一般都是采用原刻本和最好的版本為底本,並參閱通行的其他版本作校勘,根據需要附以詳略不同的“校勘記”。對每一部論著都編寫瞭“提要”,扼要介紹瞭作者生平、論著內容和版本流行情況。由於它是按照時代順序編選的,大體上可以看出中國戲曲藝術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面貌與藝術成就。雖然其中隻有少數是比較完整的戲曲理論著述,一般是文獻史料,也有的是筆記性質的雜談。目錄如下:

  第一集 

  《教坊記》   唐·崔令欽

  《樂府雜錄》   唐·段安節

  《碧雞漫志》   宋·王 灼

  《唱論》   元·燕南芝庵

  《中原音韻》   元·周德清

  第二集 

  《青樓集》   元·夏庭芝

  《錄鬼簿》   元·鐘嗣成

  《錄鬼簿續編》  明·無名氏

  第三集 

  《太和正音譜》  明·朱 權

  《南詞敘錄》   明·徐 渭

  《詞謔》    明·李開先

  第四集 

  《曲論》   明·何良俊

  《曲藻》    明·王世貞

  《曲律》   明·王驥德

  《顧曲雜言》   明·沈德符

  《曲論》   明·徐復祚

  《譚曲雜劄》   明·凌濛初

  《衡曲麈譚》 明·張 琦

  第五集 

  《曲律》   明·魏良輔

  《弦索辨訛》   明·沈寵綏

  《度曲須知》   明·沈寵綏

  第六集 

  《遠山堂曲品》  明·祁彪佳

  《遠山堂劇品》  明·祁彪佳

  《曲品》   明·呂天成

  《新傳奇品》   清·高 奕

    附錄:《古人傳奇總目》 清·無名氏

  第七集 

  《閑情偶寄》   清·李 漁

  《制曲枝語》   清·黃周星

  《南曲入聲客問》   清·毛先舒

  《看山閣集閑筆》   清·黃圖珌

  《樂府傳聲》   清·徐大椿

  《傳奇匯考標目》   清·無名氏

  《笠閣批評舊戲目》  清·笠閣漁翁

  《重訂曲海總目》   清·黃文暘

  《也是園藏書古今雜劇目錄》 清·黃丕烈

  第八集 

  《雨村曲話》   清·李調元

  《劇話》   清·李調元

  《劇說》   清·焦 循

  《花部農譚》   清·焦 循

  《曲話》   清·梁廷枏

  第九集 

  《梨園原》   清·黃旛綽

  《顧誤錄》   清·王德暉

            徐沅澂

  《藝概》   清·劉熙載

  《曲目新編》   清·支豐宜

  《小棲霞說稗》   清·平步青

  《詞餘叢話》   清·楊恩壽

  《續詞餘叢話》   清·楊恩壽

  第十集 

  《今樂考證》   清·姚 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