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科醫師、微循環障礙性疾病研究的奠基人。生於江蘇蘇州,卒於北京。1946年上海醫學院醫療系畢業後,在北醫附屬醫院、協和醫院、北京醫院工作。1958年後任北京友誼醫院兒科主任、院長兼北京市臨床醫學研究所所長。1974年任中國微循環與莨菪類藥研究會會長。1987年該會轉為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微循環專業委員會。當選為主任委員。1958年創用人工冬眠療法治療中毒性痢疾,使大量危重患兒得以搶救。1964年發現暴發型流行性腦膜炎有主要臟器器瘀血等微循環障礙表現。提出中毒性痢疾與暴發型流行性腦膜炎的共同發病機理為微循環障礙。倡用大劑量阿托品,療效甚佳。1965年4月首用山莨菪堿註射液代替阿托品。1966年報道“急性感染反應性微循環障礙綜合征肺型”,即“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提出微循環障礙也是諸多腹部、胸部疾病的主要病理環節之一。與倡用阿托品治療中毒性痢疾的錢潮以及楊國棟等進行交流合作。促進瞭對多種疾病發病機理的重新認識及治療上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