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末及民國初年官員、學者、實業傢。字桂辛,晚號蠖公。貴州開州(今開陽)人。生於河南信陽,卒於北京。光緒十九年(1893)捐資入仕,曾任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監督、蒙務局督辦、津浦鐵路北段總辦等職。辛亥革命後,歷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代理國務總理、內務總長兼京都市政督辦。曾參與袁世凱復辟帝制,1916年袁死後引咎去職,從事實業及文化活動。1919年任南北議和北方總代表,和談破裂後退出政界。抗日戰爭時期留居北平,堅持民族氣節,拒絕出任偽職。1950年後,任中央文史史館館員、全國政協第二屆和第三屆委員。任京都市政督辦期間,主持改建正陽門、修建環城鐵路,並創建北京第一個公園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是北京近代市政建設和城市規劃的開創者。1918年發起成立北戴河海濱公益會,被推為會長,為海濱的開發與建設做瞭大量工作。他從1917年開始經營實業,經辦中興煤礦,創辦中興輪船公司。1919年主持整理《營造法式》,1930年組建中國營造學社,任社長,致力中國古代建築研究。他從小喜愛織繡。1912年前後,他在北京收購一批宋元以來的織繡精品(現藏遼寧省博物館)。後來,這些珍品圖錄被輯成《纂組英華》出版。20世紀20年代,他寫成《存素堂絲繡錄》、《清內府刻絲書畫考》、《清內府刺繡書畫考》、《女紅傳征略》、《絲繡筆記》等專著,對中國古代織繡作瞭多方面的研究。1924~1925年,又寫成《漆書》(未刊)。1927年,根據日本的傳抄本,重新刊刻在中國久已失傳的明代漆器藝術傢黃成的專著《髹飾錄》。著作還有《蠖園文存》、《芋香錄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