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色–淺色的巖石,多為灰色、淺灰、灰綠等色。火成巖中的一大類。其SiO2含量為53%~66%,MgO平均約為5%,FeO+Fe2O3和CaO分別約為6%~8%。鐵鎂礦物與矽鋁礦物比一般為30∶70。深成巖的結構主要為半自形中細粒結構,少數數為半自形中粗粒結構。淺成巖主要為斑狀結構、半自形細粒結構。噴出巖主要為斑狀結構、隱晶質結構。巖石構造常為塊狀構造,也可見條帶狀構造、斑雜構造。根據巖石中K2O+Na2O含量,不同中性巖可分為三個系列:鈣堿性系列中性巖(K2O+Na2O平均含量約為5.5%),鈣堿–堿性系列中性巖(K2O+Na2O平均含量約為9%),過堿性系列中性巖(K2O+Na2O平均含量約為14%)。由於化學成分的差別,礦物成分也有所不同,鈣堿性中性巖主要礦物成分為角閃石和中性斜長石;鈣堿–堿性中性巖主要礦物成分為角閃石、堿性長石、中酸性斜長石,其次有輝石和黑雲母,這個系列中偏堿性的巖石還常含有堿性輝石、堿性角閃石和小於5%的似長石;過堿性中性巖主要礦物成分為堿性長石、堿性輝石和堿性角閃石,其次為富鐵的黑雲母,並含有5%~50%的似長石為其特征。中性巖典型的代表性巖石包括:鈣堿性深成侵入巖為閃長巖、石英閃長巖;淺成侵入巖為閃長玢巖、石英閃長玢巖;噴出巖為安山巖。鈣堿–堿性深成侵入巖為正長巖、二長巖,石英正長巖、石英二長巖;淺成侵入巖為斑巖(正長斑巖、石英正長斑巖);噴出巖為粗面巖、角斑巖(海相噴發)。過堿性深成侵入巖為霞石正長巖;淺成侵入巖為霞石正長斑巖;噴出巖為響巖。中性巖的產狀:侵入巖多為巖床、巖盆、巖蓋、巖脈和規模不大的巖株,較少成獨立巖體,常與其他火成巖共生。噴出巖產狀多為巖鐘、巖穹和規模較小的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