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版圖範圍內,包括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的經濟區域。1993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發表的一份正式報告首次使用這一概念,並將之視為一個整體分析單元。英文簡稱“CEA”。它是基於共同的經濟利益,在民間企業的推動下自然形成的一種取長補短、相輔相成的經濟匯合。區域內各經濟實體協作的可能性及其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已為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中國人所認識。2007年區內四地擁有13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口的22%;土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占世界總面積的0.87%;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38 500億美元,占世界總量的8%;出口總額15 000多億美元,占世界總出口的10%強;外匯儲備接近20 000億美元,占世界總額的40%以上。中華經濟區不僅有著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習俗和語言,而且有很強的經濟互補性,相互之間的經濟貿易已形成相當的融合性。在經濟全球化、區域化趨勢下,加快中華經濟區的經濟整合符合全體中國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