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的一個獨立的學科,始於20世紀20年代初。主要根據:①1922年,梁啟超分別於春季和秋冬在北京法政專門學校及東南大學講授《先秦政治思想史》。②謝無量的《古代政治思想研究》於192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梁啟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於1924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歷史斷限是從商代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大約3 000多年。學術界一般認為,政治思想想是伴隨著國傢的形成而產生的。中國最早的國傢是夏朝,可是由於缺乏確鑿可信的研究資料,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一般從殷商開始。

  研究對象 一般而言,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對象是中國歷史上關於政治的理論和認識,然而在進一步的具體表述上,學術界的認識並不一致。大體可以分為3個階段。

  ①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隨著學科的發展出現瞭多種觀點,有從史學角度,提出研究對象是關於國傢的理論及其實踐、個人的政治思想以及社會政治思潮等;有從馬克思主義角度認為,政治思想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表現為階級鬥爭的思想。

  ②50年代到70年代。中國大陸學術界關於政治學及其相關學科的研究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理論研究和學科發展極為緩慢。在臺灣學術界,關於研究對象問題的探討仍在繼續,基本是30年代、40年代學術觀點的延續。

  ③80年代至今。關於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問題取得瞭突破性進展。有學者從政治學角度,對這一問題作瞭嚴謹的界定。徐大同等認為“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對象是歷史上各個階級和政治集團對社會政治制度、國傢政權組織以及各階級相互關系所形成的觀點和理論體系;各種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間的鬥爭、演變和更替的具體歷史過程;各種不同政治思想對現實社會政治發展的影響和作用。”也有學者從中國文化的民族特性出發,認為中國政治思想史除瞭研究國傢和法的理論外,還要根據中國文化的特點有所擴展。劉澤華指出,需要將政治哲學、社會模式理論、治國的方略與政策、倫理道德、政治實施理論及政治權術理論等納入研究對象。據此進行的界定較之前者相對寬泛,除瞭“研究歷史上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學派和不同人物關於國傢和社會制度、社會改造的思想理論”,還包括“通過國傢機關和強力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的理想、理論、方針和政策”等。這些觀點的提出意味著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在理論上的創新,推動瞭這一學科的發展。

  發展階段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發展階段分為殷周、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發展階段的劃分既有歷史過程,也有思想流派或黨派。大體上可以以新文化運動為界,此前,政治思想的發展基本與歷史進程相應,主要有:地主階級改革派、太平天國、洋務派、資產階級改良派、資產階級革命派等。新文化運動時期被視為現代政治思想的開端,此後政治思想的發展進入多元化格局,主要流派有無政府主義、國傢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第三黨、新三民主義、戴季陶主義、民主黨派、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理論及人民民主專政理論等。

  殷周時代是政治思想的萌生和初起階段。殷商王朝政治思想的特點是具有濃重的原始崇拜神秘主義色彩。商王是天下的最高主宰,通過祭祀和占卜與最高的神“上帝”對話溝通,表明其至高無上的政治地位和王權的權力合法性。同時,商王對天下臣民實行專制統治,通過“予一人”的特殊稱謂來明確其權力的至上性。這些觀念和認識是中國古代君主專制政治思想的濫觴之源。

  周公是西周王朝的實際開創者和建立者,他提出瞭“惟命不於常”,以至上神“天”的權威取代瞭殷商人的“上帝”,提出天命的賦予決定人間最高權力的歸屬,而天命的賦予則取決於王的“德”,在政治思想上解決瞭西周政權的權力合法性問題。同時,他將“德”的概念引入政治,促成瞭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倫理政治化特點。他還提出瞭“保民”思想,成為傳統“重民”思想的源頭。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爭霸,形成瞭政治權力多極化格局,在政治思想領域則出現瞭百傢爭鳴的大發展局面。先秦諸子號稱百傢,其中,儒、道、法及陰陽傢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最重要,影響最大。自漢代以後,這幾傢思想相互補充、吸收,形成瞭漢代儒學“陰陽五行化”、“陽儒陰法”、“儒道互補”等思想文化特點。

  秦漢時代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的定型期。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天下,建立瞭中央集權的君主制王朝。在政治思想上,將法傢政治思想推向極端,加速瞭秦朝的滅亡。

  漢文帝、景帝時期,崇尚黃老清靜無為思想,使社會經濟得以恢復。漢武帝即位後,接受瞭董仲舒的提議,“罷黜百傢,獨尊儒術”,將儒傢學說奉為政治指導思想,在朝廷設五經博士,使得儒傢思想具有瞭政治身份,實現瞭思想統一,從而為形成以儒傢思想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格局奠定瞭基礎。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政治思想的發展呈多元態勢,主要有漢末三國時期以曹操、諸葛亮為代表的以法治國、治軍思想,興起於曹魏正始年間的玄學思潮,以及西晉、東晉及宋齊梁陳延續下來的漢儒正統思想等。兩晉以後,北方有北魏孝文帝以孝治天下為特色的治國思想儒學化改革,也可以視為兩漢政治思想的某種傳承。

  隋唐時代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繁榮發展時期,政治思想的發展有:①隋代文中子王通提出瞭“三教可一”思想。②隋唐統治者奉行儒傢正統思想,倡導君臣一體、維護君權至上和以孝治天下。③晚唐五代的政治批評思想。這一時期佛、道思想仍然很流行,為維護儒傢文化的正統地位,韓愈提出“道統論”,成為宋代理學思想的理論先導。

  宋立國之始“積弱積貧”,政治思想的發展具有時代特色。①政治改革思潮,代表人物有范仲淹、李覯、王安石等。②理學思潮興起,主要思想傢有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等。理學思潮的中心論題是“性與天道”,從政治哲學的高度為君主政治的權力合法性和等級秩序的合理性作論證。③以陳亮、葉適為代表的南宋事功學派。

  元朝政治思想發展的焦點是兩種民族文化的沖突與協調問題。郝經提出的“用夏變夷”理論最有代表性,他主張“能行中國之道,則中國之主也”,促進瞭漢蒙政治思想的融合。

  明清時代是中國傳統社會的衰落期。明代政治思想的發展有3條線索:①以朱元璋、張居正為代表的明朝統治集團,奉行既強化君主集權,加強專制,又註重吏治與安民的治國方略。②王守仁建構瞭以“致良知”為核心的心學體系。他的“知行合一”、“破心中賊”等思想命題對於教化民眾桎梏思想的影響極為深廣。③泰州學派王艮、何心隱等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和“平等”政治思想。泰州後學李贄提出“童心說”、“私利論”諸說,極具個性和反傳統,構成瞭“異端”政治思潮。

  明末清初的歷史震蕩對於政治思想的發展有著特別的推動作用。這一時期,出現瞭一些重要思想傢,主要代表人物是顧炎武、黃宗羲和王夫之。他們經歷瞭亡國之痛和異族入侵,因而能對君主政治進行深刻的反思,其中以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最有代表性。他不僅深入批判瞭君主政治,而且提出瞭“天下為主,君為客”和“學校議政”思想,這些認識帶有某種近代民主政治的思想因素。

  清代帝王大興文字獄,極力闡發儒傢文化中的君主專制思想,強調君權至上,嚴禁朋黨,致使思想界出現瞭萬馬齊喑的局面。不過,這一時期也有不同的聲音:①唐甄批評暴君暴政,提出“帝王皆賊”,主張對君權進行調整。②漢學傢戴震對理學的批判,認為理的本質特征是“人倫日用”,抨擊宋儒“以理殺人”。這些認識在政治思想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從晚清至1915年的“ 新文化運動 ”是中國社會從傳統走向近代的過渡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內憂外患嚴重,隨著帝制被推翻,中國走上瞭共和之路。時代動蕩激發瞭思想的發展,以龔自珍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改革派率先“睜開眼睛看世界”,提出要“師夷之長技”,以求“自救”、“自強”。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為首的洋務派明確意識到必須學習“西藝”,購買西方軍械,創辦新式軍事工業,於是力主“籌辦洋務”,以圖自強。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政治思想的總體概括。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為首腦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則認為,不僅學習“西藝”,還要學習“西政”,他們幻想通過維新變法,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走西方資本主義的道路,以解救民族危機。1905年,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成立同盟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為綱領,主張用武力推翻清朝統治。同年,孫中山將同盟會綱領歸結為三民主義,形成瞭一個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綱領。

  1851~1864年的 太平天國運動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農民戰爭。洪秀全頒佈瞭《天朝田畝制度》,明確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則,將中國農民戰爭的“均平”思想發展到頂峰。另外,洪仁玕的《資政新篇》提出瞭多項治國政策和發展主張,具有一定的資本主義性質。

  辛亥革命後,北洋軍閥竊取瞭政權,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標志著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新文化運動的口號是“民主”與“科學”,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場思想解放運動,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瞭道路。

  新文化運動以後的政治思潮主要有7種。

  ①馬克思主義。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消息傳到瞭中國,一些先進知識分子從中看到瞭拯救中國的新希望,於是由向西方學習轉向研究和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大釗、陳獨秀等。

  ②無政府主義。20世紀初,無政府主義被當作一種社會主義思想介紹到中國,代表人物有黃凌霜、朱謙之等。他們反對一切強權,主張消滅一切政府、國傢、軍隊、警察、監獄和法律規條,要求絕對自由;主張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歸社會公有,廢除財產私有權;主張消滅階級,人人平等,人人勞動,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③國傢主義派。1923年曾琦、李璜等組建中國青年黨,標志著國傢主義派的形成。他們奉行國傢主義,政治綱領是“全民革命”、“全民政治”;行動綱領是“內除國賊,外抗強權”,以及“實現民主政治,實施社會政革”等。

  ④新三民主義。1924年1月,孫中山接受共產黨人建議,在國民黨“一大”上重新解釋瞭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主張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政治綱領,從而為稍後的“國共合作”奠定瞭政治思想基礎。

  ⑤第三黨。1930年國民黨左派鄧演達等人創立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被稱為第三黨。其基本主張是進行“平民革命”,推翻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建立“平民政權”國傢,進而“實現社會主義”。

  ⑥戴季陶主義。由國民黨理論傢戴季陶所提出的一套政治主張,主要是以“道統說”作為理論基礎,在政治上主張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在組織上反對國共合作,宣傳團體的“獨占性”和“排他性”,反對馬克思主義階級鬥爭理論等。

  ⑦新民主主義。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政治理論之一,是由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而後提出來的。有學者提出,新民主主義理論應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新民主主義革命論”,解決的是如何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實現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的問題;二是“新民主主義社會論”,解決的是奪取全國政權後,如何進行建設,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問題。

  20世紀上半葉,除國共兩黨兩大政治派別的政治思想外,各種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派別及其代表人物政治思想也曾流行一時,主要有人權派、鄉村建設派、各民主黨派和“中間路線”政治思潮等。

  學理特點 “學理”指的是一個學科自身的知識特點及其獨特的邏輯結構,一般可以從價值結構、認知邏輯和知識體系等方面進行分析。從現代社會科學的一般學科領域劃分來看,中國政治思想史帶有某種交叉學科的性質,其學理特點受到政治學和歷史學學科的雙重制約,主要表現如下。

  ①在價值結構方面,中國政治思想史吸納並建構瞭以政治學價值理論為主體的價值理論體系。這將影響並決定著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學科領域及其研究對象。從一般意義而言,政治學價值理論的觀照范圍集中在政治權力、政治利益以及相關的問題方面,所有與政治權力和政治利益有關的制度、組織、規則、行為、活動和關系,以及各種政治現象都是政治學的研究對象。與之相應,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價值理論勢必也將集中在有關政治權力與利益,以及相關問題的思想、理論等方面;同時,這也決定瞭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對象不外乎是關於政治權力、政治關系、政治行為與規則、政治角色等各種政治現象的思想和理論認識。在實際社會政治生活中,人們的政治認識不可能是完全劃一的,其中不可避免地會包含非政治性的內容,換言之,人們在認識政治問題和政治現象的同時,常常夾雜著與之相關的對社會、人生等問題的認識。不過,這並不妨礙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價值理論的政治學特性,這一點恰恰是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學理特點之一。

  ②在認知邏輯方面,中國政治思想史以政治性價值判斷作為其最基本的認識依據。研究者對於歷史上政治認識的評價和判斷是其進行研究的主要目的,如果缺少這一環節,所謂研究就會成為單純的思想描述。基於中國政治思想史的認知邏輯,研究者在評價和判斷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政治學理論的制約,政治學的價值標準,諸如專制、民主、平等、自由等成為分析、評價政治思想的工具。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學科知識體系正是以政治學的價值準則為基準而建立起來的,關於中國政治思想的歷史進程的論述也是以政治價值作為參照系而達成的。這種評價體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認知邏輯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是構成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學術性與科學性的認識前提和基本保障。

  ③在知識體系方面,中國政治思想史具有明確的歷史性。作為一個學科的研究對象,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知識組成是歷史知識,因此,中國政治思想史的學理特點與那些以當代社會及文化現象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不同,在研究方法和認知方式上必然要采用歷史學的分析方法,在價值判斷上也要參考和運用歷史學的價值標準。特別是在確定和判斷具體的研究對象的內涵方面,參照具體的“歷史語境”,即以具體的歷史條件或歷史環境作為“參照系”無疑是極為必要的。歷史價值的判斷或歷史意義的評價在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有著特殊的重要性,正是因為有瞭這一層認識,關於思想理論的政治價值分析才成為真實可信的學術論斷。研究者通過歷史的定位對人們的政治思想或理論作出盡可能公允的評價,從而使得我們得以在長時段的歷史視野中,對於中華民族政治文明的思想演進過程有著更為合理的闡釋與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