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一座收藏、利用郵票和郵票歷史文物進行相關學術研究與交流的專業博物館。成立於1985年7月。館址在北京東城區貢院六號。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展廳面積6 000平方米。

  中國郵票博物館藏品構成的主體為:清代、民國時期歷屆政府和郵政當局留存的郵票資料和部分郵票發行檔案;中國人民革命戰爭時期的解放區郵票和發行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發行的全部郵資票品的樣票及其原圖、原版、文獻檔案和所有未發行郵票及檔案資料;代表國傢郵郵政與“萬國郵政聯盟”200多個會員國所交換的外國郵票。郵票藏品總量約30萬種逾億枚,其中有:1878年(清光緒四年)中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大龍郵票”;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發行的紅印花加蓋小字“當壹圓”(舊票)郵票,其中的蓋銷票為世界孤品。1912年中華民國發行的第一套郵票“臨時中立”46枚全套郵票。1930年贛西南赤色郵政總局發行的首套解放區郵票“贛西南赤色郵政郵票”;1949年以來,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藍軍郵”郵票、“全國山河一片紅”(未發行)郵票;1840年英國發行的世界第一枚郵票“黑便士”郵票等。

紅印花加蓋小字“當壹圓”(舊票)郵票

  中國郵票博物館建館以來,利用獨特的收藏內容郵票文物進行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活動,與世界許多國傢舉辦瞭國際間政府交流項目的郵票出展與來展。為維護國傢郵政權益,館內還設有國傢唯一認證的郵票鑒定室,具有面向社會實施郵票鑒定的政府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