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國文學、文學理論的國傢級專業機構。簡稱中國社科院文學所。1953年2月22日在北京成立。初屬北京大學,名為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1955年劃歸中國科學院,改名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77年改屬中國社會科學院,始用現名。歷任所長鄭振鐸(1953~1958)、何其芳(1958~1977)、沙汀(1978~1982)、許覺民(11982~1985)、劉再復(1985~1989)、馬良春(1991.3~1991.10)、張炯(1993~1998)、楊義(1998~2009)。主要研究文學理論、中國文學的現狀和歷史,探索文學發展規律,繁榮社會主義文學事業。1964年,分設中國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現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1979年分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所(現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民族文學研究所)。設有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當代文學、文學理論、民間文學、比較文學、臺港澳文學與文化等研究室,還有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中國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影視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等。50多年來,該所集中瞭鄭振鐸、何其芳、俞平伯錢鐘書吳世昌、沙汀、陳荒煤餘冠英蔡儀唐弢、孫楷第、毛星等知名學者,先後完成《中國文學史》(3卷)、《文學概論》、《美學原理》、《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中國文學通史系列》、《中華文學通史》等集體研究項目和錢鐘書《管錐編》等重要學術成果。出版《文學評論》《文學遺產》《中國文學年鑒》等刊物。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