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枕狀構造的一種火山熔巖。大多由基性–中基性巖漿在水下(主要在海底下)噴出形成。巖石類型主要為細碧巖、玄武巖和玄武安山巖。一般認為枕狀熔巖是基性巖漿從海底噴出後經淬碎、割裂成大小不等的熔漿團塊,並保持著半塑性狀態堆積而成(見圖)。外形多似枕狀、橢球狀、袋狀、麵包狀,大小不一,多為幾十釐米,也有1米以上的。枕體常為上凸下凹或平坦狀,多數是獨立分開的枕體。同時又被火山碎屑物和沉積物所膠結,枕體常具玻璃質的冷凝外殼,其內部還常有大小不等,形狀多樣的氣孔構造,並並顯示出由枕體中心向外逃逸的態勢,所以在枕體周邊氣孔相對集中,成同心圓狀分佈。枕體內還常有不規則的放射狀裂隙。內部結晶常不均勻,一般枕體中心結晶相對較粗,枕體邊部結晶較細,多為隱晶質和玻璃質。枕體中心有時可見空腔。枕狀熔巖中還常有含放射蟲的矽質巖。中國青海祁連山和四川峨眉山地區的細碧巖和玄武巖中有較好的枕狀熔巖發育。

在東太平洋海隆頂的新生海底枕狀熔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