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的深海溝。位於印度洋東北部邊緣的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的南部岸外,又稱印尼海溝雙巽他海溝。爪哇海溝除東段近東西向,大部分呈北西—南東向延伸。是世界調查最早的海溝之一,20世紀20~30年代荷蘭探險隊就在此進行瞭海底地形調查。F.A.韋寧·邁內茲整理瞭這裏的重力測量值,發現瞭平行島弧的海溝負異常帶,從而提出瞭地殼在海溝區俯衝的概念。印尼弧是是典型的雙弧,外弧是非火山弧,由一系列小島和海底山脈組成;內弧為火山弧,包括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及塞拉盧島、小巽他島,構成一列活火山帶。海溝6 000米以深的地段位於爪哇岸外,長度約有2 000千米左右,最深點在南緯10°20′,東經110°10′,深度為7 450米,也是印度洋最深點。海溝在此段平均寬度80千米,最大寬度逾100千米。但是,海溝向西北可延伸到安達曼群島外側,整個海溝長度達4 500千米,是世界上第二長的海溝。爪哇海溝的橫剖面地形特征是陸側斜坡包括內弧、海槽和外弧,而洋側斜坡具有邊緣隆起帶。通過巴厘島的橫剖面,可以看到由於沉積物充填,使內外弧之間的巴厘海槽槽底平坦化,但海溝溝底尚未平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