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代畫傢。京兆(今陝西西安)人。開元(713~741)年間為史館畫直。善畫人物、仕女。畫仕女尤喜以朱色暈染耳根。畫嬰兒既得童稚之形貌,又有活潑之神采。畫貴族遊樂生活場景,不僅以人物生動和富有韻律的組合見長,還能為花蹊竹榭,點綴皆極妍巧,註意環境和色彩對畫面氣氛的烘托和渲染。曾以“金井梧桐秋葉黃”之句畫《長門怨》“甚有思致”,可知他有文學修養並巧於構思。他的人物畫線條工細勁健,色彩富麗勻淨。婦女形象代表唐代仕女畫的典型風貌,是周昉仕女畫的先導,直接影響晚晚唐五代的畫風。作品真跡罕見,現有摹本《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唐後行從圖》(傳)等作品流傳於世。《搗練圖》,橫卷,絹本(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宋徽宗趙佶摹,描繪貴族婦女搗練、熨練、縫制的情景。畫傢以其對實際生活的瞭解和敏銳的眼光,抓住勞動中富有意味的姿勢,如搗練間歇的挽袖,扯絹因用力而使身體微微後仰,縫制中靈巧的理線,小女孩看熨練時嬉戲、顧盼等細節都增添瞭生動性,使畫面洋溢著有節奏的律動和歡快的情調。《虢國夫人遊春圖》,橫卷,絹本(遼寧省博物館藏),宋徽宗趙佶摹,描繪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的二姐虢國夫人及其眷從們騎馬郊遊的行列。整幅不畫背景,但人物鮮艷明快的服裝、鞍韉華麗的駿馬,使整個隊伍花團錦簇,令人聯想起沐浴在明媚春光中的桃紅柳綠和撲面而來的花粉氣息。

《虢國夫人遊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