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經生理學傢。生於河北正定,卒於上海。193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後任該系助教。1942年赴美國耶魯大學留學,194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後任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和洛克菲勒研究所副研究員。1956年回國後,任中國科學院生理研究所研究員。195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0年創建中國科學院上海腦研究所,任研究員和第一任所長,1984~1999年任名譽所長。1999年起擔任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自1935年來,在國內外雜志上共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重要的有:《刺蝟的一種聽覺反射》(1935)、《猴運動皮層內肌肉的局部代表性》(1947)、《直接電刺激大腦皮層產生的皮層神經原樹突電位》(1951)、《大腦皮層神經原的頂樹突》(1952)、《皮層誘發電位的相互影響》(1953)、《光刺激引起的蟾蜍小腦前庭神經原的電活動》(1959)、《針刺鎮痛的神經生理學解釋》(1980)等。他在1947~1949年發表的關於大腦皮層運動區的肌肉局部代表性的工作和用逆行刺激錐體束的方法研究錐體束起源的工作,至今仍被引用。1950年發表的《皮層–丘腦之間循回性的重復放電》一文,探討瞭腦電的產生機制,得到較高的評價。他所發現的光強化腦興奮性的現象曾被人稱為“張氏效應”。1965年後從事針刺鎮痛及痛覺機制的研究,認為針刺鎮痛是兩種感覺傳入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相互作用的結果。他領導下的研究集體所獲得的許多成果受到國內外的重視,並因此獲世界思雷舍爾德基金會授予的1980年年度獎。

  1992年,國際神經網絡學會因張香桐“對於我們有關生物神經網絡的理解所作出的重大貢獻”而授予他終身成就獎。1989年美國出版的《神經科學百科全書》的“公元前300年至公元1950年間對神經科學進展有貢獻的人物簡介”內收入他的重大研究成果。由於他對針刺鎮痛機制研究作出的巨大貢獻,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邀請為常駐學者,並獲比利時皇傢醫學科學院外國名譽院士稱號。在國內,他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獎,以及1999年度陳嘉庚生命科學獎和200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張香桐為推動中國腦研究的發展作出瞭很大貢獻。

  他曾擔任《神經生理學雜志》(美國出版)、《國際神經藥理學雜志》及國際《腦研究雜志》的顧問編委,被選為羅馬尼亞醫學會名譽會員、國際腦研究組織中央理事會理事、世界衛生組織神經科學專傢顧問委員會委員、巴拿馬麻醉學會名譽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