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千米處的武州山(又稱武州塞)南麓。與敦煌石窟、龍門石窟並為中國三大石窟。原稱石窟寺,或北臺石窟寺恒安石窟。明代為防邊患,在石窟旁設雲岡堡,故近人調查時稱為雲岡石窟。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千米,現存主要洞窟53個,小龕1 100多個,造像5.1萬餘軀,按自然山勢分為東、中、西三區。此處曾曾是北魏皇室和高僧經營的國傢石窟大寺,始鑿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末年。唐、遼二代有個別雕鑿和修理,遼興宗、道宗時(1031~1100)修建瞭後接石窟、前為木結構窟簷的靈巖、崇福等10座大寺。金皇統三至六年(1143~1146)又重建靈巖大閣等建築。明末寺院淪為灰燼。20世紀初,雲岡石窟重新引起世人註意。截至1949年,被盜和破壞的佛像達1 400餘軀。1961年國務院公佈雲岡石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作為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圖1 第20窟露天大佛(主尊釋迦佛高13.7米,是雲岡石窟的象征)

  石窟的創建 從北魏道武帝天興元年(398)至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雲岡石窟所在地平城(今大同市)作為北魏都城近百年之久。太延五年(439)北魏滅北涼,遷涼州吏民和僧徒於平城,形成以涼州禪僧為主導的佛教僧團,平城佛教得以迅速發展。涼州有開窟造像的傳統,這為雲岡石窟的開鑿奠定瞭基礎。道武帝時沙門統法果帶頭禮拜皇帝,稱皇帝即當今如來,拜天子乃是禮佛,這使佛教受到北魏皇室重視,興盛一時。北魏時佛、道有過激烈鬥爭,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下詔廢佛。此次事件成為促成雲岡石窟開鑿的間接契機。興安元年(452)文成帝即位,下令恢復佛法。和平初,召涼州禪僧曇曜為沙門統,奉以師禮。經曇曜倡議,於京城西武州塞開窟5所,從而開創瞭中原地區開鑿石窟的先例。此後開窟進入高潮,一直持續到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時為止。武州塞地當舊都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與都城平城間往來的交通要沖,自明元帝始,這裡便是北魏皇室行幸祈福之地。雲岡石窟在此開鑿,遂成為都城附近的佛教聖地。

  開鑿歷史 雲岡石窟的開鑿大約經歷瞭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共開鑿洞窟5個,即第16~20窟,俗稱“曇曜五窟”。它們位居石窟群中部偏西,東西毗鄰,規模宏大,開鑿於和平初至和平五年。其中第18~20窟為一組,以第19窟為中心窟;第16、17窟為另一組。五窟均為大像窟,馬蹄形平面,穹窿頂,模擬古代印度的草廬形式,洞窟前壁鑿有高大的明窗。第20窟前壁早年坍塌,窟內造像成為露天大佛(圖1)。各窟主尊均為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佛,用以表現佛法的源遠流長。正壁主像形體高大雄偉,高度為14~17米,占據窟內大部分空間,兩側佛像形體較小。5尊主像被認為是“令如帝身”的模擬像,分別象征道武帝至文成帝5位皇帝。佛和菩薩均廣額方頤,身體魁偉。佛身著通肩袈裟或袒右式袈裟,右肩覆偏衫衣角。菩薩戴高寶冠,胸佩項圈、短瓔珞,戴臂釧,袒上身或斜披絡腋,下著長裙。從造像服飾看,有衣紋厚重凸起、線條簡潔的樣式,也有衣紋單薄貼體的樣式,表明同時受到犍陀羅造像和秣菟羅造像的影響。造像以外來佛像服飾的外觀模擬本土帝王的容顏風貌,是一種新型的佛教造像。

圖2 第5窟後室主尊佛像及西立佛

圖3 第6窟維摩詰、文殊對坐說法像

  第二階段 洞窟主要集中在中部(第5~13窟)和東部(第1~3窟),約開鑿於北魏遷都洛陽前的孝文帝時期(471~494)。此時洞窟數量急劇增多,除皇室外,官吏和上層僧尼也參與開鑿。洞窟形制多樣化,除馬蹄形窟外,主要有中心柱窟、方形和橫長方形窟及禪窟。成組的雙窟和模擬漢式傳統建築的樣式是這一階段洞窟最顯著的特點。其中的第9、10窟是雲岡雕刻最為富麗的一組雙窟,前室均雕有高大的八角立柱,上承廡殿式窟簷,雙窟兩側設置雙塔。這種洞窟繼承瞭秦漢以來崖墓、藏書石室的開鑿技術傳統,是研究北魏佛寺建築的重要實物資料。這一階段洞窟雕刻日趨富麗,窟內雕像琳瑯滿目,雕刻手法精湛,技藝高超。洞窟壁面流行分層分段附榜題的漢式做法,上部一般雕天宮伎樂,下部有成排的世俗供養人禮佛行列,中部雕各種形式的龕像,如圓拱龕、屋形龕等,還雕刻連環畫式的本生和佛傳故事。窟頂大都雕成仿木式的平棊,平棊中心雕蓮花,周圍環繞伎樂飛天。有的窟頂雕成由巨龍纏繞的天幕樣式。此時仍有大像,如第13窟交腳彌勒菩薩、第9窟倚坐佛像,第10窟交腳菩薩像,高度都在10米左右。第5窟釋迦坐佛高達17米,氣勢非凡,是雲岡最大的佛像(圖2)。主像背後有隧道式禮拜道,可供信徒繞佛禮拜。

  主尊題材流行三世佛、成組合的釋迦和交腳彌勒菩薩,依據《法華經》雕出的釋迦、多寶佛和依據《維摩詰經》雕出的維摩詰、文殊對坐像(圖3),以及修持“法華三昧觀”所要求的本生、佛傳浮雕和七佛、供養天人等。第7、8窟是第二階段開鑿最早的一組雙窟,窟內正壁主龕分別為一交腳彌勒菩薩二倚坐佛和一倚坐佛二交腳菩薩。窟門內壁雕乘青牛的三頭八臂摩醯首羅天,騎孔雀的五頭六臂鳩摩羅天(圖4)。這是迄今所見最早的八部神像。第6窟中心塔柱下層四面佛龕的兩側和窟內四壁共雕有33幅內容連續的佛傳故事(圖5),並且巧妙地將佛龕主尊與龕外雕刻組合成佛傳故事中的情節,如降魔成道、初轉法輪等。佛和菩薩仍然面相渾圓,身體健壯。佛一般身著袒右式袈裟和通肩袈裟,菩薩斜披絡腋。前期的衣紋分叉做法和厚重服飾在本階段的佛像中已不流行,佛像袈裟改以平行的衣褶來表示。這一階段的後期,出現新樣式的褒衣博帶式袈裟。這種服飾是漢族士大夫的常服,其出現是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進行服制改革的反映。

圖4 第8窟窟門內壁騎孔雀的五頭六臂鳩摩羅天

圖5 第6窟後室東壁佛傳故事(此雕刻表現佛祖釋迦當太子時,騎白馬出南門遇見拄杖病人的情形)

  第三階段 此階段洞窟主要集中在西部,多為不成組的中小窟。開鑿年代為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至北魏正光末年。洞窟形制有中心塔柱窟、橢圓形穹窿頂窟、方形或橫長方形窟,新出現三壁三龕窟。窟口流行忍冬紋券面,窟頂一般雕刻平棊。造像題材流行三世佛、釋迦、彌勒、釋迦多寶和維摩文殊,本生、因緣和佛傳故事也較常見。佛、菩薩、弟子、飛天等均面相清瘦,身體修長,為秀骨清像樣式。佛多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寬博的裙擺長覆於座前。菩薩披巾多交叉於腹部,或於腹部交叉穿環。飛天上身著對襟衫,下身著長裙。中小窟龕是本階段開鑿的主體。在現存銘記中,窟主身份最高不過將軍、太守,更多的是無官職的信徒。這表明遷都洛陽前後崇佛風氣在平城中下層民眾中蔓延。此外,在延昌、正光年間的銘記中,已出現乞求托生西方凈土世界的要求。

  石窟的價值 雲岡石窟開創瞭中原地區開窟造像的先例。洞窟規模宏偉、雕刻精麗,成為各地競相效仿的楷模,被譽為“雲岡模式”,在中國石窟雕塑藝術史上占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它明顯受到中亞、南亞、波斯和希臘藝術的影響,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1949年以後,文物管理部門對石窟進行瞭保護、維修和發掘,對周邊環境進行瞭綜合治理。這裡已成為旅遊勝地和巡禮古代雕塑的藝術殿堂。

  

推薦書目

 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 中國石窟·雲岡石窟.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91,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