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主要運動是公轉和自轉。月球和地球組成雙天體的地月系。月球的公轉是繞地月系的質心的運動。根據不同的基點共有朔望月、恒星月、交點月、近點月和分點月共五種公轉週期。月球的自轉週期和月球的公轉週期相等,所以月球總以相同的半球朝向地球。月球自轉和公轉的同步是潮汐作用的演化後果。

  月球繞地月系質心沿橢圓軌道運動的同時,也隨同地球繞太陽公轉。在地球和太陽的引力作用下,還受大行星的攝動影響,形成十分複雜的軌道運動,在天球上也呈現出出多變的視軌跡,中國古代特稱之為“月躔”。月球最主要的軌道變化為偏心率變化、軌道傾角變化、拱線運動、交點西移以及中心差。

  ①偏心率變化。月球軌道偏心率在1/15~1/23之間變化,平均值是0.054 9。

  ②軌道傾角變化。月球軌道(白道)對地球軌道(黃道)的傾角在4°57′~5°19′之間變化,平均值是5°09′。

  ③拱線運動。軌道近地點和遠地點的連線稱為拱線,即橢圓軌道的長軸。月球的拱線沿公轉方向移動,每8.85年運行一周。

  ④交點西移。白道和黃道的交點向西運行,每18.6年移動一周。

  ⑤中心差。月球的橢圓軌道運動與圓軌道運動比較,時而超前,時而落後,周期27.554 55日。

  月球赤道面和軌道面之間6°41′傾角的存在,以及月球自轉速度的不均勻性致使月球擺動,因此地球上的觀測者得以看到月球表面的59%。月球的這種擺動天象稱為天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