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思想傢戴震著。分上、中、下3卷。成書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在早期所撰《原善》上中下3章、《讀易系辭論性》、《讀孟子論性》的基礎上擴充、修改而成。內容主要是引述《易經》、《論語》、《孟子》、《中庸》等書的文句,來詮釋“善”的本義及其同“天道”、“人道”、“人性”等的關係。認為“善”就是“言乎知常、體信、達順也”,其內容為“仁、義、禮”,所謂“生生者,仁乎!生生而條理者,禮與義乎!何謂禮?條理之秩然有序,其著也;何謂義?條理之截然不可亂,其著也””。主張“人道”即是“天道”之“行於人倫庶物”,“性”就是“言乎本天地之化,分而為品物者也”(卷中)。最早收入《戴氏遺書》本,1982年中華書局點校出版的《孟子字義疏證》一書也收錄此篇。

《原善》(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