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些國傢的節日。又稱萬愚節。節期為每年4月1日。節日期間人們可以互相說謊、欺騙、戲耍而不受譴責。愚人節最早風行於法國。1564年,法國採用新的紀年法——格裏曆(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守舊者依然以4月1日為新年。一些主張改革的人嘲弄守舊者,在4月1日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此後4月1日相互愚弄的風俗在法國流行開來,傳到英國後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美國。

  愚人節時,典型的傳統做法是佈置假環境,把房間佈置得像過聖誕節或新年一樣,待客人來時祝賀他們“聖誕快樂”或“新年快樂”。最典型的活動是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年輕人會盡心竭力想辦法捉弄和欺騙別人。有的人把系上細線的錢包放在當街,拉著線的一端躲藏起來,待有人撿錢包時猛地一拉細線,將錢包拽走。也有人把破帽子放到街上,裡面放一塊石頭,然後站在一旁,看誰來踢它。孩子們也會一本正經地向父母講述某種情況,等他們上當後笑著大喊“四月傻瓜”。每逢節日,魔術商店也會提供不少翻新的花樣,如坐上去就會發生刺耳噪聲的坐墊,劃著後變成煙花的火柴;以及為那些要在舞會上裝出另一副面孔的人準備的肉瘤、假鼻子、胡子等。如今,愚人節已主要是淘氣的男孩子們的節日。近年,愚人節也逐漸被中國青年人所接受。